第114章(第2/2页)

不过谁都知道这是开玩笑的,在徐家又坐了会儿,眼见着天色越来越晚,卫莺等人也起身告辞了。

小葫芦被抱上马车的时候还是睡得跟头小猪似的,街上华灯初上,两旁灯笼高高挂着,是夜,京城的街道上仍旧是人来人往,吆喝声络绎不绝,卫莺沉沉看着,这个时候,有了黑夜的遮掩,她也能肆意的看过这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了。

贵夫人们别看风光无限,但被受到的限制也超乎旁人的想象,要是白日里这样大胆的朝外看,只怕没一会儿京城里就能传遍了说新晋的宣平侯夫人是个眼皮子浅的,眼巴巴的跟没看过东西似的四处打量。

卫莺丢不起这个人。

只得晚上偷偷看。

看了会儿,还使秋葵去买了串糖葫芦和两包点心。

“夫人可是没吃好?’’秋葵把东西买了回来,小心问着。

卫莺先接了糖葫芦来,借着烛火,糖葫芦上裹着的糖丝儿晶莹剔透的,丝丝甜味儿还顺着钻进了鼻里,她小心舔了舔,酸酸甜甜的味道直从喉头入到心口,跟卫莺记忆里的味道一模一样。

她就打小的时候吃过一串。

说是大家闺秀,连糖葫芦的味道都是靠着记忆,也委实说出来丢人得很!

像安夏这等丫头每月有月例,偶尔偷溜出去的时候还能给自个儿添点小东西,买点零嘴儿,她们这等闺秀可没这好福气,一举一动有丫头丫头们伺候,但一举一动也有丫头们看着,压根不能自由自在,更不提吃外边儿的小食了。

“葫芦这个小猪今儿可是馋了好久,可惜他睡啦。’’

无良母亲还把糖葫芦放到儿子鼻下让他闻闻,嘴里说着可惜,但脸上可是半点可惜的影子都没见到,自个儿一口一口的吃得好不欢快,连两包糕点也没放过。

最后吃撑了去。

等到了姜家下了马车,王婆子照旧要抱葫芦,卫莺忙把人给接过来:“正好走走消消食。’’

几个丫头嘴角一抽。

莫名的对小主子更添了两分怜惜。

卫莺哼哧哼哧的把人抱到了正院,额头都冒出了细密的汗滞,手臂更是被秤砣给压了似的,一回了房里就把人给王婆子让她抱去洗洗,又让安夏给她捏了捏发酸的手臂。

消食是消食了,就是吃了点苦头。

她这会儿才得空问跟着小葫芦的知雨这臭小子今儿在徐家的事儿。

“小主子不认生,一去就跟卫家的表小姐公子们打成了一片……’’别看小主子小,但玩着玩着就成带头的了,几个比他大的表小姐公子们刚开始还带他呢,结果就反过来了,是小主子带着他们玩了,还指着那府上的一草一木,交他们说这是甚这是甚,拿着树枝教他们比划,还说起了大公鸡,大公鸡还啄人等等。

卫莺是看出来了,大公鸡这个槛它是过不去了,小葫芦别的都记不住,但是大公鸡啄了他这个事儿一定能记住的。

“他还知道那些草草木木的是甚不成?’’

这个卫莺是半点不信,小葫芦才多大,还不到两岁的孩子,他连话的意思都不懂的,还能知道这些东西了?她没看出来这臭小子还有这天分呢?

知雨脸上也带了些笑,提醒她:“夫人忘了前两日去了秦家,秦家那小姑娘就是带着小主子说说看看的。’’

这一说卫莺也想起来了,前两日他们去秦家,秦家那小姑娘秦翩翩当时就带着小葫芦指着那些草啊甚的跟他介绍,两个人还一问一答的相处很是融洽,如今看来。

她儿子这就是在模仿秦翩翩啊。

当然,他是肯定不知道那到底是甚的,但他会编啊,小嘴儿叭叭的,卫家的孩子又不是秦翩翩,也不认识那些草啊树啊,还不是由得他说,想通这一茬,卫莺是又好气又好笑,“这小子,倒是会胡编乱造的。’’

真该让他好生给启蒙读读书,不过也快了。

在葫芦快三岁的时候,无拘无束的自由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卫莺已经开始四处给他寻摸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