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卫家(第2/2页)

梁氏最是了解这些被养得一板一眼的妇人家,只要拿出规矩一说,什么都要屈服,这会儿子,在卫家,徐氏也确实如她所说,不大赞成的看着卫莺:“怎么不说一声就回来了,你回娘家可曾禀明了婆母过?”

在她下头坐了个盘着发的新妇,正含笑看着卫莺。

卫莺反问:“娘每回出门时可曾禀明过婆母?”

“这如何一样,你祖父祖母都在老家,府上没有长辈在,自然是不用禀明过的,”徐氏见她坐姿随意,又忍不住说道:“你看看你这模样,在长辈面前哪有这般随性的,娘不是教过你大家贵女们应是坐姿优雅,轻言细语的吗...”

“你是我娘。”卫莺打断她。“再说,不是娘你派人传了信儿给我说是卫可妹妹回京来了,让我抽空过来见见吗。”

卫莺早就习惯了她娘徐氏这种一板一眼的性子,什么都是规矩,什么都是礼仪,以前她也是如此,被规矩这个框框束缚住一辈子挣脱不得,最后害人害己,活得十分疲倦,如今她抛下了这些所谓的规矩,反倒过得滋润自在。

卫可与她一样打小是被她娘徐氏教养长大,不同的是,她继承了徐氏的古板性子,而卫可只把那些规矩礼仪学了个遍,并不是真正的把那些规矩刻进了骨子,跟卫莺相比,她十分有主意,也更会经营自己的名声,前两年不是没有大户人家的庶子们来提亲,但卫可是一个都看不上,反而选了一个考上进士的寒门学子。

“妹妹不是随着妹夫在地方上任呢,怎的一人回来了。”卫莺问。

卫可这才浅浅开口:“相公随上峰回京叙职,正好我也许久没见母亲和姐姐了,便央着一块儿回来了,姐姐这些日子过得可好?”

但卫可的日子想来是过得很好的,她眉眼舒展,眼中满是笑意,半点没有还留在卫家之时带着的保留和规矩,一派落落大方,提及她的夫君也是满含笑意,这是只有真正舒心的人才能展现出来的。

卫莺笑笑,正要开口,徐氏已经抢先说了起来:“她当然是过得好的,姜家那种勋贵人家,她一进门就掌管中馈,姜老夫人梁氏又宽和,手头的权利悉数给了她,还能有什么不好的。”

老夫人梁氏确实猜对了徐氏的性子,如果卫莺要当着徐氏的面儿说她这个当婆母的坏话,徐氏肯定会教训她,但她没猜对的是,卫莺确实会顾忌大公子姜瑜,不会去外头败坏她这个祖母的名声,但没说她不能跟娘家人说说啊。

名声罢了,卫莺还当真不是太在意,小葫芦才多大,哪怕姜家一时名声有损,等个十几二十年过去,谁还能记得?

梁氏就算活得再久,但人都是健忘的,别说十几二十年,就是几年后这事就没几个记得的了。她是没明目张胆的去外头说梁氏如何,但如果真不小心被别人给传了出去,那也只能说梁氏活该倒霉。

嘴一弯,卫莺嗤了一声,“妹妹是不知道,姐姐的日子过得自然是好的,你说,有人天天惦记你的嫁妆,让你拿银子出来补贴家用,这样的日子又怎么会不好呢?”

卫可带笑的脸一愣。

徐氏眉心蹙得更紧了:“你这丫头怎的还胡言乱语起来,姜家身为伯府,还会缺了银钱不成?我看你是好日子过多了。”

姜家缺银子,徐氏头一个就不信。

卫可不跟徐氏一样对姜家甚至老夫人梁氏盲目信服,她还带着几分不可思议:“那姜家真就如此了?”

徐氏还要插话,卫莺已经把姜家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还提及了梁老夫人把娘家侄女接进来过了明路,还给安了个平妻的名份,说人都发话了,以后姜家的后宅中馈可是两人共同打理了。

卫可气道:“这梁老夫人糊涂了不成?都说这勋贵之家乱,以往还以为这姜家不同,没相当跟其他的勋贵之家也没差别,妻不妻妾不妾的,把我们卫家的脸面置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