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动摇的认知(第3/3页)

这直接证明了电子也有波动性,从而验证了汤姆逊的观点。

遗憾的是,亚历山大慢人一步,论文邮寄到魔法编辑部时,类似的实验论文已经到达。

按照先到先发表的原则,拜仁金质奖章与亚历山大无缘了。

不过亚历山大没有着急,祂继续进行着实验,用粒子加速器加速电子,并记录和计算电子的行为,成功证实了物质波的波长,也就证实了电子的波粒二象性,荣获拜仁金质奖章提名。

但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人们认识光一开始就有猜测成分,而认识电子时,电子进入巫师视野时就是一颗活生生的粒子,亚历山大的阴极射线实验,电子束打到屏幕上呈现随机分布状态,没有任何理由让人不相信它是粒子。

亚历山大在此实验,祂在粒子加速装置和屏幕间加入了一个双缝光栅,在漆黑的实验室中,有些颤抖的激发了粒子加速装置。

粒子加速装置很稳定,一闪而逝的微光,很明显发生干涉现象,如梦似幻的干涉波纹,让人不得不相信它是一种波。

“这与常识是相违背的,一个粒子可以同时作用于两个缝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亚历山大面色凝重的看着屏幕上两个干涉波纹,心中的疑惑蔓延。

不只是疑惑,他的心象世界在剧烈的震荡,波粒二象性也不能完全解释,即使是物质波,可发射时明明是粒子,怎么会同时通过两个缝隙。

亚历山大内心的疑惑,几乎动摇了他对世界的认知。

他强忍着不适,心象世界的动荡,继续进行实验。

这次亚历山大拿去光栅,连续不断的发射电子,看着标记的点阵图,没有光栅的情况下,连续发射的电子留下的点也会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而且这个随机分布的图很像干涉图像。

单个电子可以同时通过两个缝隙,证明它也是一种波,但是当没有光栅时,它是一个点。

即使再怎么准确的发射,点的分布也是随机的。

根据经验总结和数学计算,亚历山大可以大致预测粒子抵达探测屏任意位置的概率密度。

可是,无法预测,在什么时刻,在探测屏的什么位置,会有一个粒子抵达。

这无可争议的结果,是经过多次重复地实验而得到的。

这结果给予了亚历山大极大的困惑,因为无法预测粒子的抵达位置,这意味着没有任何缘由而发生的粒子的抵达事件。

换句话说,确定的因导致了不确定的果,亚历山大的心象世界距离震荡,几乎如狂风暴雨来临,只剩下一地鸡毛,所有的法术模型破碎,映射的半位面竟然直接破碎,造成了巨大的空间涡旋,轰的一声爆炸。

而在这其中的亚历山大也昏迷不醒,自己漂浮在漆黑的太空,昏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