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神侯晋升 盘点人手(第3/4页)

“龙伯圣地拿下了。”

夏拓轻吟,对于老神侯倒是没有隐瞒,说道:“我就怕有些人也在盯着边荒的洞天圣地,为此将参与进入龙伯圣地的人都安置在蛮荒古地。”

“你做的对,防范的心思不可无,虽说目前大夏实力不错,但猛虎如何和群狼相争,洞天圣地里的东西,会让很多人染红了眼,不惜大打出手。”

“这次从龙伯圣地得到了不少好东西,我准备拿出来对族中的武者进行提升实力,神侯可有什么意见。”

“大夏你做主,老夫老了,年纪大的人就喜欢安稳,考虑事情也会趋于保守。”

老神侯开口,思索后说道:“不过,大夏立族这几百年来,跟在你身边的这么多人,你要一碗水端平,不然这种不满会影响族庭的运转。”

老神侯的话,正是夏拓犯愁的事情,一起跟随他从大夏走出来的族人还好说。

比如说边荒域曾今的伯部族主,如今的大夏各道镇疆,这些人这些年都在安分守己的镇守着大夏疆土,稳定疆土提升族运也算是有功的。

但是给这些人提升实力的话,先不说潜力如何,他的心中还是有些担心,毕竟有些人是有前科的,而且边荒这里还有鹊灵氏的老家伙。

目前大夏的综合实力,比起鹊灵氏还差了很多。

“我人族向来重视传承,无论是武道还是血脉,那些伯部强者也就那样了,不弱从小辈入手。

这些年数不清的年轻人都踏上了修行之路,这是大夏的优势,也是将来大夏的依仗,有这些拥护大夏的人在,不怕大族大部出什么乱子。”

听老神侯这么一说,夏拓顿时心中有了心思。

这些年大夏推广潜龙殿和筑基堂学院等,但原来的那些伯部弟子,很多都没有进入学院修行,毫无疑问,他们受到了各自族中的限制。

倒不是说所有的部落都一人不出,这些家族也在担心大夏将他们的部族完全的给吞干净,所以最嫡系的弟子都是由族中来培养,以伯部曾经的底蕴,不比学宫中差多少。

老神侯这个提议不错,坐镇地域有功的各道镇疆,将赏赐转给各自族中的年轻一辈,功法、典籍、灵物,这些都可以拿出来。

心中打定了主意后,夏拓开始筹划提升实力的事情,接下来的几天里,他连续召见各部殿的掌殿,开始摸排各部殿中的族人实力情况。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的吓了一跳,大夏各部殿、各道城域中,大夏学宫修行体系走出来的弟子,占据了大夏族庭司职武者的六成以上,而且占有率还在增加中。

从偏远疆土内的普通巫医、农官,到大夏族庭内各部殿掌事、司执一层次,大夏学宫修行体系培养出来的弟子,正在逐步的替换当初不得已委任的各地豪强出任的司职。

这不是说将各地豪强都给踢了出去,而是疆土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概念,想要成为族庭的司职武者,就最好有在学院、学府、学宫修行的经历。

学院一级的走出来的裂石、开山、巫徒,巫士,大部分成为了下等城池的中流砥柱,而学府走出来的弟子,已经开始充斥在各道域中,而学宫中走出来的弟子,或是一城之主,或是一院院正,这种现象已经十分的常见。

荒土现有的体系,正随着大夏学宫的出现,正在被逐渐的打破,以至于存在于各道域个城域之间的家族中(上等部落改造所成的),也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那就是送弟子入学府、甚至进学宫,才能抱住大夏的大腿。

眼下还死抱着架子不放的就是曾经的伯族了,一副欲迎还羞的样子,不将最嫡系的弟子放出来,只是派出一些天赋不错的族中弟子加入学宫中,进而维持部落的影响力。

大夏如今的制度架构,明面上是族庭、各道域城域,但深处依旧充斥着原有上等部落、伯部的残留,这点就算是夏拓想要消除,都没有办法。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一域之内家族之间也有争夺,好在大家都知道,头顶上有大夏,在大夏笼罩的天穹下进行竞争。

当然也不全都是坏消息,这些年大夏耗费庞大的资源,铺开的潜龙殿学府修行体系,让所有城池的族民都有资格踏上修行路。

对于普通族民来说,可能天赋、底蕴都不比大族出身的子弟,但架不住人多啊。

每一年都有大量起于微末的年轻人出现,最终一步步走进学宫中,这些从平民走出来的年轻人,才是大夏真正的拥护者。

至于以后什么土地兼并,草菅人命等等,那是以后的事情。

每一个制度都有局限性,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这点夏拓也明白,但那是以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