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迎娶段莺莺!拜堂成亲!(第3/5页)

然后再说成两败俱伤。

最后再承认失败。

这样对南周帝国民众的冲击力小一些,所以这个缓冲期整整九个多月。如果一下子就直接宣布说大败了,那民众的情感肯定是受不了的。

现在大赢帝国彻底消化了无主之地,果断抽掉了台阶,扯掉了遮羞布。

接下来你们南周帝国是屁股着地,还是脸面着地,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和造化了。

……

南周皇帝缓缓合起了大赢帝国的诏书,也缓缓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这一天终于来了。

尽管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但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他还是感觉到了耻辱和愤怒。

他可以引导舆论,欺瞒民众,说自己打赢了。

但是他不能欺骗自己,输就是输了。

折损了几十万大军,丢掉了无主之地,伤筋动骨。

怪谁呢?

周离?燕蹁跹?又或者是怒浪侯敖心?

这三个人都是人杰,都无比的出色。

对于战场上发生的一切,没有谁比万允皇帝更加清楚了,他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

差一点点,南周帝国就大获全胜了。

差一点点,南周帝国就占领整个无主之地,甚至能够打下大赢帝国的西南行省了。

真的就差一点点,他就要得到一场辉煌无比的胜利。

但结果还是败了。

造化弄人?又或者是怪大赢帝国那个天才密探云中鹤?

他是皇帝,当然不会纠结已经发生的事情,只能往前看。

这一场大败,当然是他登基之后的一次挫折,但也是一次巨大的机会。

借着这一场大败,给军中来一次彻底的大换血。

帝国大军出了什么问题?作为皇帝他当然知道得清清楚楚。

禁卫军的折冲校尉莫逢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下立下了赫赫战功,按照他的功劳,早就该成为行省提督了,甚至更高的职位。

结果跌跌撞撞,只是一个折冲校尉,一个四品的杂牌将军。

仅仅四十几岁就已经心灰意冷了,没有了立功之心,也没有为国征战之心。

问题在哪里?

当然是勋贵集团的腐化堕落。

勋贵集团把持了帝国大军的高层所有职位,垄断了所有的上升通道。

尽管有武科举,涌现出来了许多人才,将才,但是这群人有天花板的,最高升到四品就再也上不去了。

莫逢春活得窝囊,但是他已经是武进士中混得好的了,大把的武进士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千户,连杂牌将军都做不上。

而且万允皇帝心中还有一个无法说出口的原因,这些把持军队的勋贵集团,心中最敬重,最效忠的依旧是太上皇,这让他内心很没有安全感啊。

他这个皇权一定是要自己握在手中,而不是别人的恩赐。

所以万允皇帝,急需给军中大换血,让忠诚于自己的大批将军掌握军队。

原本打算利用这一场大胜冲开改革的阻碍,但现在败了。

当然,败了也是一个好机会,也能够利用这一场败绩来推动改革的。

当然了,勋贵集团不是没有出色的将领。

周需公爵,就是最出色的一员大帅,死在了裂风城战场。

敖心,军方的无敌猛将,一百多万南蛮疆域,有大半都是敖心打下来的。

所以不管敖心是不是愿意,他都成为了勋贵集团的旗帜。

别人一说起,便说谁说我们勋贵集团不行了,敖心不是无敌统帅吗?

但是这群勋贵集团,一边排挤孤立敖心,一边又拿他做旗帜。

现实就是这么讥讽。

魏国公也是勋贵集团,而且算是顶级勋贵,他就是看出了皇帝的心思,所以早早就和文臣集团勾结在一起了。

而皇帝对敖心的观感也很复杂。

首先敖心也是太上皇提拔起来的,从四品将军一直提拔到骠骑大将军,他确实是军方栋梁,也确实称得上是无敌统帅。

但是……敖心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万允皇帝整顿军队的阻碍了。

而万允皇帝又清楚地知道,未来和大赢帝国真正决战的时候,或许是少不了这位无敌统帅的。

有些时候,万允皇帝非常喜欢敖心的这种纯粹。但有些时候,他有很讨厌敖心的这种傲慢和孤僻。

长长吁了一口气,万允皇帝睁开了双眼。

“来吧,所有的暴风雨尽情地来吧,朕已经准备好了。”

“朕倒是想要看看,有谁敢冒出头来。”

“朕倒是想要看看,有谁敢用脖子来试朕的刀锋是否锋利?”

……

随着大赢帝国昭告天下。

雷霆终于劈了下来。

整个南周帝国先是陷入了短暂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