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帝王心尖宠(第2/2页)

但陛下这对双胞胎儿子却不同凡俗,两人完全不一样。无论是长相、气质还是脾性,都能轻易分辨出哥哥和弟弟来。别说照料他们的乳母和宫女,就是难得有机会见一面的臣子或宗亲,都可以在一盏茶的功夫里将人分辨开来。

这么一来,就算将来其中哪位登基也是无妨的。何况温容音和董玄卿也不会让他们出现兄弟相争的情况。从出生后,他们便有意观察和引导,让两人的兴趣层面明显分化开。

皇后娘娘在双胞胎三岁时主动请辞,自愿往福缘山陪伴太后,宫中大权皆落到贵妃温容音之手。温娘娘有皇帝陛下撑腰,自然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没想到不少法子被董玄卿学了去,竟然在前朝得了不小的成效。

又过了两年,太后在福缘山仙逝,皇后与众嫔妃扶灵归京。回到熟悉的皇宫,宫妃们却发现这里的一切已变得陌生无比,在太后丧仪过后,竟然有志一同的再请上福缘山修行。

不然呢,她们留下来能干什么?五六年时间过去,她们已是明日黄花,再无初入宫时的娇羞艳丽,也再无那时的野心与痴妄。与其留在这里看陛下和温贵妃相亲相爱,倒不如回到皇家寺庙,过心平气和自由自在的日子。

李如绣亦打算辞去后位,却被温容音劝住了:“您行事有度,温婉仁慈,又没有什么过错,却突然丢了皇后之位——让人怎么想陛下,又怎么看待我?好歹替我们遮掩遮掩,也算给李家留一线生机吧。”

她说的直白,却也是事实。哪怕董玄卿不惧怕流言,温容音不在乎名声,李家也需要外戚的身份替他们扛着。既是互利互惠,李如绣便不推辞,只投桃报李的暗示这次被她带出去的人不会再有机会回宫给温容音和陛下添堵。

她确实是说到做到,甚至在人有意挑拨攻歼温贵妃时,还旗帜鲜明的表示了对温娘娘的赞赏。原打算在太后孝期过完就收拾李家的皇帝陛下看在皇后如此识趣的面子上难得的高抬贵手,放了李家一条生路。

温娘娘独霸后宫少不了被人诟病,然而皇帝陛下说一不二,又有两个儿子打底,和朝臣硬抗了三两年后,大家也就默契的不再提这一茬。董玄卿却十分不爽:他媳妇儿那么好,凭什么要被人说坏话?

他要给温容音正名!要给温容音拉人气!要给温容音积攒民心!温娘娘被他闹的没办法,只能各种好东西往外掏,而皇帝陛下每次给朝臣们找事儿,都会特别得意的提醒:这是贵妃娘娘想到的!

他一点儿不避讳,又全利国利民的好东西,甚至有详实的数据和实验记录。哪怕来自后宫妃妾之手,丞相们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然后疯狂的忙碌起来。董玄卿对待政务向来是走的高冷路线,理智冷漠算计最小付出和最大收益,唯有涉及到温容音时便会十分幼稚,活生生一个“夫人吹”,仿佛温娘娘不是个普通女子,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朝臣们忙过一年又一年,被董玄卿折磨完,还有两个小皇子接手。新政新法,水利基建、粮食武器,大臣们每日都过的水深火热提心吊胆。别说凑一块儿开小会排除异己陷害忠良,他们得空都得去参加贵妃娘娘开设的培训班,不然根本听不懂小皇子满口的专业术语是什么意思。

一不小心,已是六十年时间过去。董玄卿将皇位传给长子,自己带着温容音游山玩水,或登高望远,或出海访仙,潇洒的不得了。皇次子对朝政没什么兴趣,只喜欢琢磨什么“物理学”,央陛下给他修了实验室,还想着要开理工学院。

一艘大船在海上飘着,耄耋之年的董玄卿拉着同样白发苍苍的温容音的手,笑着问她:“下辈子我还能找到你吗?”

温容音笑的依旧爽快又霸道:“就算你不来找我,我还不会去找你吗?无论几辈子,你都得和我捆在一块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