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3/4页)

梁厚扶稳她,语重心长:“你得了榜首之名,用的却是假名字,过几日金銮殿上面圣,文武百官皆在,你可曾想过后果没有?”

令窈才不怕:“我凭自己真本事考的榜首之名,有何后果可惧?”

梁厚摇摇头:“你呀。”

令窈将笑脸递过去:“我怎么了,我可好了!才貌双全,天下第一奇女子是也!”

梁厚哭笑不得。

翰林院的考官们回了府,此次女学士开科的事便已落成。写着榜首头名的名状贴送到宫中,由皇帝阅过后送往内阁,下发告布天下的命令。

翌日,汴梁城发告皇榜,榜上“郑青黛”三字,赫然在目。

人人议论,郑青黛是谁?从来没听过这号人物。

宫里,再一次得知自家侄女落榜的太后波澜不惊,次次如此,已经习惯了。

宋清影愁眉不展。

太后劝慰:“清影,即便没有女学士之名,你依然可以嫁给你想嫁的人,何必执着于此,非要拿下榜首之名才嫁人。”

宋清影垂目不语。

跟随宋清影一起入汴梁考学的宋花茗插嘴道:“小姑姑说,那人喜欢有才华的女子,所以她一定要考取女学士。”

宋清影训斥:“花茗,不得胡言乱语!”

宋花茗缩缩脑袋。

太后问:“清影,真有此事?”

宋清影道:“花茗年纪小不懂事,在外面听到流言蜚语就误以为真,姑妈莫要听信她的话。”

太后紧皱眉头,半信半疑:“你若有心仪的男子,告诉姑妈一声,凭他是谁,能娶我宋家的姑娘,是他祖上修来的福气。”

太后想到什么,又添一句:“即便是穆家长孙,姑妈也会为你筹谋。”

宋清影脱口而出:“不是他家的。”

“不是他家,便是别家,看来你果真有了心仪的男子。”太后本来想说,若是她这个太后威严不够,便去求皇帝。

话刚要出口,太后猛地想到皇帝前些日子给宋家姑娘下毒的事——两傻姑娘喝了有毒的酒,浑然不知,还高兴得很,尤其是清影,回来后欢天喜地,说陛下特意赐了宴请她吃宴。

太后遗憾叹道:“可惜你不肯嫁进东宫,若是能嫁给太子,亲上加亲,多好。”

宋清影态度坚决:“姑妈,殿下虽好,但我并不心悦他。”

宋花茗道:“殿下身份尊贵,文武双全,也就小姑姑你不肯嫁他,可惜我年纪小,今年才十三,不然我定要参加东宫遴选。”

宋清影想到太子就想到皇帝,呼吸渐乱,声音细小,将话头引开:“听闻今年的头名人选,是翰林院众位大相公一致选出来的,无人有异议,所以今年才会这么早就公布皇榜。”

宋花茗也问:“不知是何方神圣,今年考学的题这么难,她却能够过五关斩六将,夺下头名不说,和第二名的卷面也差很多,各类考科几乎是完美无瑕。”

太后道:“我已差人去打听,你们若喜欢,到时候她入宫觐见,哀家宣你们来见,你们可随意与她交谈切磋。”

汴梁城内人人翘首以盼。

此次女学士榜首与往年不同,皇榜已发三日,今年的女状元仍然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一个名字,他们对她一无所知。

众人纳闷,这未免也太低调了,换做往年,谁夺了头名不是敲锣打鼓?今年这位倒好,半点风声不都漏,特意藏了起来。

至女学士榜首入金銮殿面圣这日,皇城前挤满人,皆是街市里贩卖消息的商贩,等着一睹榜首真容,画了画像好拿去卖钱。

令窈坐在马车里,取下头上帷帽,鬓鸦指指车窗外的人群,问:“都要面圣了,还遮着脸不让人瞧?”

令窈道:“第一眼得留着给舅舅瞧。”

鬓鸦想到什么,笑道:“到时候陛下问罪,你可得替我说清楚,对于此次事情,我一无所知。”

“你竟我怕连累你。”令窈装模作样,伤心欲绝:“你和大伯一副德行,都怕我害了你们,可我怎么舍得害你们,一人做事一人当,舅舅若要杀你们,我死了也会从棺材里爬出来替你们挨下这两刀。”

鬓鸦才不上当:“油嘴滑舌。”

令窈嬉皮笑脸:“好姐姐,快替我看看,我头上发髻松了没有,玉冠戴正了吗?”

鬓鸦细心为她整理。

至宫门前,马车不能再往前,需得一步步走向丹陛上的金銮殿。

内侍等候已久,见马车内迟迟没有动静,不由地催促:“郑大学士。”

车帘掀起,一只莹白细长的手搭在帘上:“来了。”

着孔雀南大衫曲裾的身影稳稳落至地上,一双深青色翘头弓鞋往前挪半步,衣襟处灵鸟丝绸绶带被风吹起,女子窄肩细腰,气质翩然若仙,稳重沉闷的女官朝服穿在她身上,竟显出几分风流灵况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