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2/4页)

魏然警惕,看向孟铎,孟铎:“如今她随我习书,你无需提防她。”

话虽这样说,两人却不再继续刚才的谈话。魏然弯下腰,回应令窈的话:“半年不见,郡主长高了。”

令窈:“只是长高而已吗?”

魏然一怔,随即抛出许多好话,令窈听了,打趣他:“魏然,你夸人的功夫可不怎么好,何必说那么多,一句‘郡主花容月貌倾国倾城’不就得了?”

魏然尴尬微笑:“受教,下次再见郡主,一定夸得郡主心满意足。”

令窈深知不能过多掺和孟铎的私事,主动拉过山阳,命他背她往外去。待上了山阳肩背,她回头笑着对孟铎交待:“魏然虽好,但先生也不能忘了我这个徒儿,早些赶来为我上课罢,莫要姗姗来迟。”

令窈走后,魏然也准备离开,此地不宜久留,他还要赶回汴梁。

忽然孟铎叫住他,吩咐:“替我准备一份贺礼。你在宫里时日长,自然更懂女孩子的喜好,礼物不必贵重,清新别致即可,赶在大年初一之前让人捎来。”

魏然这才想起大年初一是令窈的生辰,每年宫里都要为她设宴庆祝,皇帝亲力亲为,可谓是极尽奢华。

他明知故问:“是给谁的礼?”

孟铎迈进雪里,头也不回:“还能有谁?”

魏然为难:“她自小长在富贵窝里,只怕瞧不上寻常之物。”

孟铎已经远走。

魏然叹气。这可如何是好,要讨小郡主的喜欢,难于上青天。

今年临安城的除夕夜,并不比往常热闹。城中人家大多免了守夜的旧俗,只因第二日要赶去参加郑家的游宴。

大年初一,本该是阖家探亲戚互相拜贺的日子,为免各家不方便登门参宴,一般不在此日大设宴席。今年却不一样,郑家大摆筵席,提前数月便通知城中各府人家。

若是换做别的理由,众人也就推了。偏偏是小郡主生辰,哪能不去?

宴席从早到晚,连设三日,郑府门口宾客如云。

大老爷不在,三老爷在外间招待宾客,忽见华家大老爷携一对子女而来,其后奴仆挑箱扛箩,比别家的贺礼要多三倍。

三老爷还以为自己看错。华家与郑家并无深厚交情,且因着小郡主的缘故,两家颇有结缘之嫌。今日他们肯上门参宴已是意料之外,哪里想得到竟还会备下如此厚礼。

华大老爷示意华晟和华朝去给令窈问安时,令窈正和郑嘉和说话:“你就坐我旁边,反正不许你坐那么远。”

郑嘉和提醒她:“你该坐祖母那边的主桌。”

令窈理直气壮:“我坐哪桌,哪桌就是主桌。”

郑嘉和低眉浅笑。他难得穿红,朱色金线袖边的圆领袍,玉簪冠发,因着璧白的面庞不似平常病容,笑起来如兰似桂,更添少年英气。

令窈只觉赏心悦目,还想多瞄几眼,被一道洪亮的祝语打断。

“遥叩郡主金安,愿郡主芳辰吉乐!”

令窈抬眸,望见华晟低身鞠躬,旁边华朝结结巴巴地将他刚说过的话复述一遍。两人百般恭顺,像是被谁拿刀架在脖子上一般,唯唯诺诺。

令窈虽颇感意外,并不想与他们兄妹二人过多交谈,也没说谢,点点头就算打发他们了。

倒是郑令清大惊小怪,同郑令婉说:“华家的人怎么了,吃错药?”

郑令婉只答:“或许是不想再生事端。”

华家兄妹走后,陆续又有别府的人过来祝贺令窈生辰,不多时,南康泽带着南文英出现。

令窈受了南康泽的礼,转眸望见南文英看郑嘉和的眼神。不止她一人看见,郑令婉也察觉到了。

南康泽道完庆贺语,同郑嘉和说:“二郎,我新得一副阎立本的仕女图,不知是真是假,可否请二郎帮我鉴鉴?”

郑嘉和看了看令窈,方才开口回应南康泽:“可否下次?”

令窈怕被人瞧出她小气,佯装大方,道:“何必等下次,二哥哥快去快回。”

待郑嘉和跟南家兄妹一块走了,令窈又觉得后悔。她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刚巧与郑令婉撞上目光。两人心领神会。

令窈招手:“二姐姐,你坐过来些。”

郑令婉犹豫半晌,推了郑令清挽留的手,坐到令窈身边。

令窈口是心非,悄声说:“南姑娘出身好,模样也好。”

郑令婉低了声音:“她确实很好。”

一时间相对无话。沉默片刻后,郑令婉开口:“她的心思未免也太明显了。”

令窈丝毫未觉自己的话老气横秋:“就是,小小年纪,就打起这样的主意来。”

郑令婉咬牙切齿:“她心气高,后年及笄,定有无数世家子弟求亲,何必招惹哥哥。”

令窈从未觉得郑令婉如现下这般讨喜,夹一块葱扒羊肉给郑令婉,道:“她还说要考女学士,若真是考上女学士,哪还瞧得上二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