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虚幻分身(第4/5页)

“重子!”

望着女子的背影,风照原脑中轰地一声,浑身的血液仿佛在瞬间冻结,又在瞬间沸腾起来。

女子慢慢回过头,迷惑地与风照原对视。她脸色蜡黄,眼小鼻塌,右颊还生出了许多浅色的麻子,除了身材和重子酷似之外,哪里有一点重子清丽的丰姿。

风照原呆了呆,才发现自己认错人了。

“你们认识?”

一利休眼中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风照原尴尬地摇摇头,心中失望,乍然而起的激动,一下子冷却下来。

“这位是?”

女子征询的目光转向一利休。

“是一个迷路的外地游客。”

一利休介绍道,领风照原走入茶室。室内朴素洁净,和一般茶室不同的是,桌几上没有放插花瓶,茶碗也是质朴寻常,随意摆放。四周的墙壁灰白无光,没有悬挂任何装饰的字画。

风照原端起一利休为他点好的茶碗,一饮而尽:“听说贵国的茶道十分讲究,添炭茶釜,烧水冲碗,都要尽善尽美。”

一利休微微一愕,继而莞尔:“原来客人熟悉茶道,因为您口渴,所以只是敬奉凉茶,来不及重新烧煮。失礼的地方,请您原谅。”

“我只是随口说说,您别在意。”

风照原脸上故意露出了一丝向往的神色:“茶要浓、淡适宜;添炭煮茶要注意火候;茶水的温度要与季节相适应;插花要新鲜,只有这样,才算是融会精神修养的茶道艺术吧。”

“说得好!”

一利休淡泊纯真的眼中,竟然闪过热烈的异彩:“没想到您年纪轻轻,竟然是个茶道的行家,如果不急于离开的话,就让我为你煮一壶新茶。”

“那真是太好了。”

风照原心花怒放,他来这里以前,已经仔细查过一利休的资料,对方对茶道的热衷,几乎已经达到了痴迷的地步。每年传统的日本茶会,从来没有缺席过。针对他的爱好,风照原恶补茶道知识,作为接近一利休的第一步。

“重子,请把我珍藏的茶器拿进来。”

一利休有些兴奋地唤道。

外面的女子答应了一声,风照原的心忍不住怦怦直跳,这个女子竟然也叫重子,真是个惊人的巧合,难怪刚才自己脱口叫出重子,一利休会误以为他们认识。

名贵的国司茄子茶壶里冒出蒸汽,水已经煮沸。

那个叫重子的姑娘取出洁白的绸巾,将黑釉色的茶碗抹净,就匆匆告退。

风照原忍耐不住,问道:“大师,这位姑娘是?”

“是我一个故人的女儿,暂时借住在这里。”

一利休随口答道,兴趣显然集中在茶道上,他先倒出茶壶里的开水,温热茶碗,然后倒掉水,再擦干茶碗,接着用竹刷子拌沫茶,并斟入茶碗冲茶。

斗室生辉。

一利休的每个动作,自然舒展,极具美感,似乎释放出一种无形的东西,茶壶、茶碗、榻榻米、墙壁,都随着他的动作慢慢地亮起来,充满了空灵的气韵。

坐在一利休的对面,风照原的心慢慢地静下来,早已习惯都市生活的他,在这宁静朴素的茶室中,过滤了心中的杂质,四周仿佛空山灵雨,乡田野渡,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质朴境界。

这样的精神境界,也只有风照原这样的秘术高手,才能有所领会。

这时候,他暂时忘记了此行的目的,全心全意地被一利休吸引,沉浸在充满美感的茶道艺术里。

一利休转动茶碗,将碗上的扇形花纹正对风照原,后者双手接过茶碗,轻轻转上两圈,并将茶碗举到额头,作为还礼。

“味道如何?”

一利休迫不及待地盯着风照原。

“苦中带甘,余味清幽。”

风照原摆出一副内行的口吻,见一利休脸上仍然露出期待的神情,又硬着头皮胡编道:“水质也非常特别,十分甘醇。”

“哈哈,年轻人,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一利休笑得像个纯真的孩童,脸上皱纹舒展:“这水是去年冬天落在花圃上的积雪,经过我悉心收藏过滤,水质当然与众不同。”

风照原立刻满口赞扬,拍马之词洋洋洒洒,江河泛滥,哄得一利休眉花眼笑,而体内的千年白狐呕吐不止,大叫恶心。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再喜欢茶道的了。”

一利休长叹了一口气:“茶道文化源自我国的大唐年代,蕴藏精神修养的奥妙,是一门深邃的学问。”

“我国?”

风照原吃了一惊:“您是中国人么?”

“我的祖先是大唐年间,随日本的鉴真和尚远渡重洋,来到这里宣扬中华文化的。时间一长,就在日本定居下来。叶落归根,游子思返,不久以后,我也会返回中国,埋葬在故乡的泥土中。”

一利休说着,眉宇间散发出淡淡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