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神谕(第3/5页)

杨逸之猛吸一口气,全神运转大脑,处理着这些讯息。它们都是机体上的传感器采集自战场中的实时数据,机体战斗节奏极快,数据量庞大到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圣灵”的协助,所有原始数据全都涌入脑海,会令人瞬间崩溃。

以杨逸之思维力之强,也感到处理这些数据分外吃力。大脑骤然全速运转使他脸色极为苍白,几乎从座椅上跌落。

但他坚持着。

自垦利小镇回来后,他就一直思索Joker所说的真神谕。他敏锐地感到,自己体内真的可能存在着这股力量,只是没被诱发出来。他的作战方式,是精确地估算出子弹飞行的轨迹,甚至连几十次反弹后的轨迹都毫厘不差。他本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慢慢地,他发现,就连嘉德骑士,都不具有这种能力。

子弹击发、飞行受太多因素的影响,击中目标反弹后更是有无限可能性。一个细微的因素就可能导致极大的误差,令最后的结果大相径庭。但这一计算过程在杨逸之看来却是那么简单,绝大多数时候他只需一段时间的观察,获得几个关键数据,脑海中就自然地将轨迹推算出来。

他隐隐感觉到,这,或许就是真神谕的一部分。

而通过51区的秘密文件,杨逸之知道,真神谕会将机体的威力提高到恐怖的十倍!因为普通的神谕骑士必须通过圣灵来驾驶机体,这必然导致信息与指令的延迟。而真神谕骑士,却与机体连为一体,两者通信没有任何迟延。

当年传奇的骑士A,凭借一台过时的机体,击败了无数火力比他强大几倍的对手。他往往只用一枚子弹,就能击落一架最先进的机体。就连大天使战机都不是他的对手。

A,可能是人类唯一的真神谕骑士,曾站在力量的巅峰,俯瞰芸芸众生。连嘉德骑士,在他面前,都是待宰的羔羊。真神谕是如此之强,当杨逸之发现自己可能具备这种能力时,他决心付出任何代价,让它觉醒。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生死的边缘。只有最炽烈的炉火,才能锤炼出最锋利的刀剑。

杨逸之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他深吸一口气,勉强压住了脑内的痛楚,全力应付庞大的计算。

屏幕上,Joker一瞬不瞬地看着他。杨逸之的微笑,即使在毫无血色的脸上,也如阳光一样温暖。

joker突然叹了口气:“真神谕的秘密,是脑界。”

“脑界”这个名词对杨逸之是完全陌生的,他禁不住从演算中分出神来,看着Joker。

Joker:“在我族的神话中,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存在,它只是创世神沉睡时的一个梦。等神醒来时,这个梦就会破碎,我们的世界也就会崩塌。这初听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如果真的有神存在呢?神知道一切,如果神做了个梦,他梦到的世界,跟客观世界,又有什么分别?”

他说的话,杨逸之并不陌生。实际上,有很多哲学家就认为,世界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主观的。观察者决定着世界。大名鼎鼎的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就阐明了这个观点。

这个世界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我们究竟活在一个存在的世界中,抑或仅仅只是某个人或某个神的梦境?这听上去滑稽,却是最艰涩的哲学及科学命题,杨逸之并无答案。

Joker:“每个人脑中都有一个主观世界,它取自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一个子集,并部分扭曲。但,随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越多,主观世界跟客观世界的相似度就越高,最终,如果超出某个临界点,主观世界,就跟客观世界完全相同。机体是靠对现实世界的实时讯息搜集来重构战场的,这样的效率很低,所以,才需要收集处理大量的信息。但是人脑中的主观世界,却不是这样的。它来源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要认识够深,就会跟客观世界极度相似,所以,它对实时信息的依赖,就会降到极小的程度。”

杨逸之认真地听着他所说的每一个字。心底似乎有某种潜藏很久的东西,在跃跃欲动,让他感到到一阵难言的躁动。

Joker缓缓点头:“在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中,他说宇宙是依赖于观察者存在的,只有观察者存在,宇宙才会存在。而一旦观察者不在了,宇宙也就不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宇宙是与观察者同体的,观察者,是宇宙的源点,也是终点。如果将观察者称为‘神’,那么,宇宙就是它的梦境。而我们就生活在观察者的梦境中,而所谓的客观世界,也就是观察者的梦境,存在于观察者的脑中。如果我们能用某种方法进入观察者的脑,将他的主观世界复制到自己的大脑中,就会完美无缺地复现客观世界。这就是脑界。”

一道奇异的闪光,自他的脑颅中亮起,慢慢地,在屏幕中间形成了一个圆球。杨逸之禁不住向它望去。这个球的形状很普通,没有颜色,缓缓地旋转着,但杨逸之的目光被它吸引,竟无法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