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被踩死的人(第3/4页)

郭洪奎点头:“好吧,还是依照原计划,按照和刑术的约定行事,只是要多加小心,我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万清泉的死,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白仲政微微点头,随后起身出门给两人买些吃喝的东西,准备再多留一日,协助两人离开河南境内之后,再返回东北。

万清泉一死,消息立即传遍了整个古行当,谣言也是满天飞,但每一个谣言都基本上与《九子图》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说,《九子图》一直就在万清泉处藏匿着,有人杀死他之后夺走了《九子图》;也有人说,万清泉是发现了《九子图》的下落,想要夺回来,谁知道技不如人,被人杀死;还有人说,作为《九子图》编写者之一的万清泉被杀,是因为有人要灭口,想要永远隐藏《九子图》的秘密,而灭口行凶者就是九子中的其他人。

一时间,河南济源原本并不繁华的古玩市场变得“热闹非凡”,全国各地古行当中觊觎《九子图》的人们都赶到了这里,希望能够找到蛛丝马迹,从而寻得那副珍贵的《九子图》。

而傅茗伟、吴志南也赶到了这里调查万清泉被害一案,而警方让傅茗伟的部门全权负责此案的原因有二:其一,万清泉是当地知名的民间收藏家,曾捐献过大批珍贵文物给各地博物馆,并且也凭借着自己一己之力,从国外追回了不少文物,其中不乏有国宝级传世古物,所以他的死,上级十分重视;其二,从盛丰案开始,警方的已经密切注意古行当的动向,开始更加严厉地打击文物盗挖、走私等违法行为。

当然,警方还没有从相关渠道中得知关于九子和《九子图》的事情,所以案件进展十分缓慢。

万清泉所住的那间地坑四合院内,大批警察正在做着鉴证工作,傅茗伟则站在院落的中部的那颗虽然枯死,但还没有被挖走的槐树之下,四下看着。

“地坑四合院,现在已经很罕见了。”吴志南摘下手套走上前,“现场保护得很好,但是也没有特别的发现,这个案子很奇怪,杀人的手法也很怪异,可以肯定的是,这是预谋杀人,不是冲动杀人,更不是盗窃杀人,屋子里面的东西没有丢失,没有搏斗的痕迹,验尸报告中,除了死者在生前喝过点啤酒之外,没有检验出其他的药物。”

傅茗伟点着头:“这种地坑四合院在济源很少见,应该说罕见,倒是在三门峡市的陕塬一带很常见,你看,这种四合院是从平底向下挖出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土坑,然后再在四壁凿出窑洞来,是豫西的特有的民间建筑。”

吴志南知道傅茗伟的话只是开了个头,于是问:“有什么问题吗?”

傅茗伟用手摸着那颗槐树:“槐树又叫国槐,是庭院常用的特殊物种,但是在咱们中国的传统中,四合院之中是不能种一颗独树的,这个大多数都知道,因为一个‘口’字里面加上一个‘木’,就变成了一个‘困’字,也不能只是单独住一个人,那就会变成‘囚’字。但是万清泉把这两点的禁忌都犯了,不合常理,因为古行当中的人,大多数都有些迷信吧,你注意看屋内的那些家具摆设,乍一看没什么,但摆放的位置朝向都没有犯冲,恰恰这颗槐树和只住着万清泉一人这两点,让我觉得有些奇怪。”

吴志南寻思了片刻道:“对,我还在南面的窑洞中看到了神龛,里面供奉着关二爷,而且,在东面的房间里面,还有刀枪剑戟等兵器,加上我们现有的资料包括周围人的描述,都可以证明万清泉不仅是个收藏家,也是个武术家。”

傅茗伟点头:“还有呢?”

“我先前去走访过村子,大部分村民要不认为万清泉是被人用枪打死的,要不就是被下药了,总之没有一个人相信万清泉是被人直接就地制住杀死,因为万清泉身体很硬朗不说,功夫也很高。”吴志南说着翻出自己的笔记本,“大前年的时候,这个村子和邻村因为在村口那条河上是否修桥发生了矛盾,最终变成了械斗,当时万清泉从这里路过,发现之后上前制止,村里的小伙儿认为他多管闲事,动手要将他驱赶,激怒了万清泉,万清泉赤手空拳在河岸边上,将十来个青壮年全部打趴下了,制止了一场械斗血案的发生,当地派出所是有记录的。”

傅茗伟听完道:“所以,这个案子疑点太多了,这样一个有着功夫的人,竟然被人用这种方式杀死,而且被害当晚没有人听到争吵声和打闹声,门锁没有坏,也没有搏斗的痕迹。”

吴志南寻思了一下道:“这么说,凶手应该是万清泉非常熟悉并且信得过的人?”

傅茗伟道:“现在来看,他死的屋子就是第一案发现场,凶手没有刻意移动过尸体,只能是熟人作案,如果不是熟悉的人,万清泉不可能邀请他进自己所住的卧室内,而这个人肯定也比万清泉身手更好,这才可以在短时间内不经过打斗制住万清泉,再将其绑到床下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