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山底营地(第3/4页)

“枪”字出口的时候,阎刚已经立即走到了谭通的跟前,将那枚弹壳拿了过去,仔细看着:“是7.62毫米的子弹,ak系列的步枪都是用这种子弹,五六半、五六冲和八一式也都用,所以说不准他们带的是什么枪,弹壳底部的工厂代号和年份代号也看不清楚。”

谭通摇头:“就算看清楚也没什么用,这种根本就查不到源头,不过我觉得挺可怕的,竟然带枪进来,而且还是在1987年,综合帐篷里面的其他东西,这支队伍应该是境外来的。”

“那可不一定。”刑术摇头,正说着,就看到白仲政提着一个还算完好的帆布包走进来,扔在地上。

刑术问:“什么东西?”

“另外两个帐篷中各有两张床,但都没有睡袋,加上中间的这个帐篷,由此推测出,这个营地里面住了7个人,其中3个人也许是外籍人士,其他4个应该是中国人,因为那个年代,普通中国人哪儿来的睡袋呀?”白仲政说着,蹲下打开那背包,从其中翻出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都是烂了的日用品,毛巾、牙膏、牙刷,男士内裤,还有一双手套。

谭通拿着那烟膏:“哟,芳草牙膏呢,安徽产的,当年的名牌呀。”

白仲政又摸出一块手表:“这里还有一块手表,没有损伤,只是生锈了。”

刑术拿过:“是上海牌的。”

谭通拿过去,仔细看着:“对,是上海牌的,在八十年代,这种手表买不到的,好点的单位会奖励,那时候你们都还小,估计都不记得了,这玩意儿当时得靠工业券。”

阎刚点头:“我倒记得那时候,还不是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之前,什么都靠票,粮票,工业券什么的。”

白仲政道:“真别说,那边帐篷里面真还有粮票。”

刑术道:“走,去看看。”

四人离开大帐篷,朝着外面右侧的一顶小帐篷走去。

进去后,刑术发现小帐篷内很简陋,除了床之外,没有其他的东西,而白仲政所说的粮票,是装在另外一个包中,用一个小帆布袋装得好好的,时隔多年,还能清除看到上面写的是“本溪市细粮票500克”,下面的日期是1988年,而粮票上面还清楚写着“限本年使用”。

刑术看了之后,抬眼道:“基本上确定了,这批人是1988年的时候来的,如果不是1988年,这人不会带着本年的粮票,由这点可以推测出,他们是被雇佣的,而且打算回去,因为不打算回去的人,不会带着粮票这种东西,没有其他的线索了吗?”

白仲政摇头:“没有了,而且快入夜了,天一黑,什么都看不到,下面雾气缭绕,就算夜间月光明亮,也照不透,咱们是另外找地方,还是将就在这个营地里面?”

刑术道:“就在这营地里面吧,至少这算是周围最为开阔的地方了,我也想再多研究下,当年这片营地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在刑术等人开始各司其职,找柴火、找水、勘查周围地形的时候,傅茗伟已经押解着盛丰与璩瞳回到了哈尔滨,并将两人关押在了看守所单独的监区之内,这个建好不足半年,并没有启用,也没有启用必要的监区,如今就关押着这两个建国以来,最大文物古董案的相关要犯。

监区内的看守人员,都换上了又省厅直接派遣下来的干警,五层防卫可谓是密不透风,两人虽然单独住在两个不同的房间,却隔得比较近,门口24小时都有干警值班,没有手续文件的前提下,无论是谁都不能进去,哪怕是傅茗伟本人。

外监区的会议室中,傅茗伟与上级领导已经足足开了近五个小时的会,先开了一个小时之后,董国衔也被叫了进去,余下的四个小时,全是罗列证据,分析和推测。上级知道这类的案子专业性太强,难度太大,特地从北京请来了两位专家,一位姓白,叫白竹声,另外一位叫慕容柏。

这两位的年龄都已过六十,但身体还算是硬朗,说话条理分明,对古玩古董这个行当算是相当了解了,而且他们曾经也帮助过故宫侦破过文物失窃案,也算是首都警方这方面的顾问。

会议结束之后,上级领导离开,临走时特别叮嘱傅茗伟,对这个案子压力不要太大,因为案件特殊,所以没有时间限制,同时也在等待着国际刑警方面的配合,但至于怎么配合,驻首都的办事处正在与国际刑警方面协调。

接下来,就是傅茗伟向两位顾问的学习时间了,傅茗伟原本想带两人出去吃饭,可两位顾问却推辞不需要,吃看守所食堂里的饭菜就好了,随后白竹声还打趣道:“我年轻时候还真吃了一段时间看守所的饭菜呀。”

傅茗伟笑道:“白老先生您年轻的时候也是警察?”

傅茗伟是出于礼貌才这么说的,白竹声当然知道,他哈哈一笑,旁边的慕容柏也是微笑着摇头,替白竹声解释道:“他以前蹲过看守所,因为买卖了不该买卖的东西,但案子不算大,拘留教育后就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