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杀手(第2/17页)

雷萌把他拉到角落,低声道:“三年前,也是在这附近,出过一个街道上挂尸体的案子。死者是个女毒贩,被割喉杀死后,挂在路灯下,所以有媒体称其为‘路灯杀手’。凶手对街道环境很熟悉,避过了街头的摄像头。案子做得很干净,凶手没留下指纹和DNA。我们当时提心吊胆了几个月,结果他没有再作案。那个案子,我跟着师兄早晨巡逻第一时间发现的尸体,所以对细节记得很清楚。今天这个案子,尸体的悬挂方式和绳索的打结手法都和前次一样。但绳索只是普通捆货物的绳子,并不特殊。”说到这雷萌微微吸了口气。她还记得三年前那个阴冷的早晨,那时候自己还是刚入行的新丁,跟着师兄在街上巡逻,第一眼看到挂在路灯下的尸体,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诸葛羽摸了摸鼻子,单从这些细节看,的确像同一个人干的。“没道理会隔上三年啊,会不会是模仿作案?”

雷萌道:“这我不敢打包票,需要调查了才知道。诸葛先生,你觉得该从何入手?”

“你把相关文件送到中环广场的我们异现场调查科,包括前个死者的详细资料。”诸葛羽眯着眼睛看着尸体,低声道:“另外杀人的第一现场不在这里,我想去死者家里和工作的地方看看。”

雷萌有些疑惑地看着对方,“没有问题。但我们对前个死者调查得很清楚,你不用重复劳动。”警戒线外面已经有大量的记着来到现场,她戴起墨镜,又道:“由于杀的是涉案但逃脱审判的人。凶手一度被当作英雄,那些记者又有得写了。这个案子上头压力很大,我希望能全程跟随你一起办案。”

“亲力亲为,是我们E科的原则。当然,你可以跟我一起查案。”诸葛羽抬头看天。

当尸体收十好装车离开后,阳光也慢慢重现大地。怎么样的杀人者,会被称为英雄呢?

(一)

“路灯杀手案”,是E科香港分部搬到中环广场后接的第一个案子,也是ECIS和香港政府的第一次正式合作。铁南作为广东人,来到香港后如鱼得水,但即便如此,他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把E科搬入这栋1993年才建成的热门建筑。

香港小组作为ECIS经略亚洲的第一站,号称日后还会辐射日本、韩国等地。但其主要成员目前只有诸葛羽、铁南和文职工作人员艾米·张三个人。铁南平日要负责和伦敦E科总部,以及香港警局保持密切联系,原本想在办案时大显身手的他,变成了半个外联人员。艾米·张的中文名字叫张米瑶,英籍华人,很清秀的一个女孩子,但外勤并非强项。

诸葛羽一度非常努力地想在本地招募探员,然而试用过若干所谓“精英”警员后,让他对那厚厚的人事档案不再感兴趣。在找不到合适人手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外勤都由他自己去跑,让粤语一般的他很是吃力。这使得他想起1992年,和伦敦苏格兰场合作的日子,那时候他同样英语也没完全过关。更让他想念的是初入E科时,经常在身边的那个美丽的血族女子。当然这样的日子也并非没有好处,至少由于经常在外跑,性格逐渐变得开朗,不再如刚出狱时那么郁结了。

即便是香港这样的法制社会,法庭也经常做出荒谬的判决,一些本该轻判的人可能意外获得重罪,一些罪大恶极的人则因为有钱而抹杀证据,被从轻发落。1993年4月香港正式废除死刑,尽管在之前他们就已基本不执行死刑了,但明文废除时依然引起轩然大波。所以在所谓“文明”得到彰显的同时,也必定遗留下很多社会问题。

两个死者之间唯一的联系是,在他们被法庭宣判无罪后,都上了报纸的头条。如果凶手是同一个人,为何会隔了三年才再次出手,这更是个谜。

诸葛羽手上有两份死者的档案,第一个死者是女毒贩,她在运毒过程中,利用未成年人帮助送货,并因为未成年人半路遇到了警察,而杀人灭口。由于该毒贩招出幕后老大,转而成为污点证人得以脱罪。第二个,也就是今天的死者是个抢劫杀人犯,杀死外地来港旅游的一家三口。但凶器和赃物却一直没找到,辩护律师又很强势,并找出其他可能的嫌疑人,提出了合理怀疑,导致罪名不成立。

这两个人都死有余辜……诸葛羽合上档案,沉默了几分钟,又打开档案看里面的照片。香港是世界上破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这里的警察很专业,照片从各个角度将陈尸现场很好地保存下来。正如雷萌所说,一看就会觉得是同一个人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