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沐晴,抱歉我食言了(第2/5页)

许沐晴有些问题盘旋在她的心里已经很久了,到了这一刻她见到了萧霖烨,终于问了出来,“那皇上想到了什么赈灾的好点子了吗?那么多人等待着救济,国库里的粮食够分吗?银子够赈灾没?”

提到这个,萧霖烨头疼得厉害,太阳穴突突地跳了起来,“中南,东南和西南三大粮仓里的粮食都发出去,恐怕也只够那些灾民撑一两个月的。哪里够啊,梁国这两年虽然国库充盈,但这一次受灾的人数实在太多了,说什么都不够的。”

他想到上朝的时候他让那些贵族世家的大臣捐银子捐粮食,一个个跟他哭穷,一个个跟他说生活的不容易,心里那股怒气就控制不住地涌了上来。

“那群只知道拿着朝廷俸禄,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跳出来指责我的错误,时不时给我添堵的混蛋,今天就跟缩头乌龟一样,怎么都不肯表态。让他们捐银子捐粮食,就在那里哭丧着脸说他们很不容易啊,上有老下有小,那些老奸巨猾的只肯捐几十两,最多的是一百两银子。他们平日下馆子吃饭,有可能都不止一百两银子了,你说气人不?”

萧霖烨真想将那群人扔出去,狠狠地暴打一顿,真的太气人了。

许沐晴拍了拍萧霖烨的手背,让白薇端了一碗补身体的银耳莲子羹到他的面前来,温柔地说道,“你也别生气了,谁愿意把银子拿出来给别人花啊,人性都是自私的,在那些大臣的眼里,灾民的死活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他们家人受灾了,肯定不愿意出银子啊。”

萧霖烨也知道妻子说的是人性,但是他心里憋屈着一团火,怎么都咽不下那口气,“但是那些穷苦的农户都死光了,谁给他们种田种地,谁给他们当牛做马伺候他们?那些贵族都是鼠目寸光,养尊处优久了,就只觉得高人一等了,他们怎么不想想以后。”

许沐晴劝慰道,“所以啊,让他们自愿捐出大把的银子,把粮仓里的粮食拿出来是绝对不可能的,必须要想些办法才行。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要让他们感到危机,先给他们打一棒子,再给他们两颗甜枣,真的到了那时候,这些人就不敢再耍小心眼了。”

萧霖烨来了兴致,很是谦虚地问道,“那沐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我想了半天,除了杀鸡儆猴,我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我是想着,把闹得最厉害的,揪出来罪行,抄家灭族,把所有的银子和宝物都用来赈灾,粮仓里面的粮食也一样。”

许沐晴纤长的手指轻轻地敲在她的膝盖上,“杀鸡儆猴也是个好办法,不过这种办法只能用一两次,用多了就不管用了。不如皇上可以给出政策,谁捐的银子和粮食多,在明年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照顾政策。”

“比如捐两万两银子,确保进前一百名的进士,捐十万两银子进前五十名。当然,名额有限,科举前五十名只能有十名是捐银子有优惠政策的,而且是排在第十名以后才能有享受到这个福利,五十名到一百名之间,有二十名有优惠政策。”

她眯着眼睛,眸子里有着算计的光芒,继续说道,“到时候我们造势,谁谁谁已经捐了二十万两银子了,买科考的名次是保密的,捐款的人也是匿名的。那些贵族现在想要把女儿塞进后宫当妃子不行了,难道还不想走科举的路子,保持门第的显赫,不会让家族没落下去。”

萧霖烨听完了妻子的话,心里涌过强烈的震撼,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办法是很好的,但是花钱买科举考试的名次,几乎又在挑战着他道德的底线,让他有些不舒服。

许沐晴很快就看出了丈夫纠结的点在哪里,笑着说道,“这只是我提出来的一些很不成熟的建议,皇上觉得可行就用,如果觉得不行,就当我没说过。这些事情不用明面上大张旗鼓地说出来,只要是从皇上身边的人悄悄地传出去,可信度还是很大的。”

她的眼睛里有着算计的光芒,“皇上,虽然科举的名次能定下来,但是以后走仕途以后,人员的任用情况,考核和升迁等,还不是掌握在皇上的手里。那些世家贵族的子弟,皇上想要拿捏住他们还不容易吗,要是没有本事的,上面又有皇上的人盯着,他们翻不出很大的风浪来。”

“再有,皇上可以建造一座功德碑,明面上那些贵族官员捐了多少银子,都写在石碑上,等到水患过去以后,一切都安顿下来了,就把石碑立在堤坝上,流芳百世,到时候万代千秋地传下去,我觉得还是有人愿意出这个银子的。”

萧霖烨听完她的话,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沐晴,你提出来的这些主意自然都是顶好的。至于科举名次那块,到时候把那些纨绔子弟安排在没有实权,不怎么重要的职位上,上面再让我信任的心腹官员盯着,他们就算是想要掀起风浪,也是有心无力。如果真的有能力,我也会按照他们的才华和能力,将他们调到适合他们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