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6)(第2/4页)



  一向不关心爸爸民间文学的丁乙,现在突然问起与之有关的话题,真让爸爸受宠若惊,大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于是,丁乙的爸爸马上为她找资料,又是专著又是复印件的,弄了一大堆回来。

  丁乙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没找到类似的记载,于是装作探讨学术的样子,问:"爸爸,你听没听说过民间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生儿子的?"

  爸爸皱着眉头说:"这个不属于民间文学研究的范围。民间文学研究的是流传于民间的文学形式,包括……"

  她赶紧说:"我也知道这不是你们民间文学研究的范围,只是核实一下。"

  她的学究爸爸帮不上忙,她只好去找不那么学究的妈妈:"妈,你有没有听说过流传于民间的让人生男孩的办法?"

  妈妈总是关心家庭胜过关心学术的,马上就联想到女儿身上去了:"是不是小满很在乎这个?"

  她犹豫了一下,半承认说:"也不是他在乎,是他们满家岭那些老祖宗在乎。"

  "这个思想要不得,这是重男轻女。"

  "我知道,我也不赞成。只是想问问,那些重男轻女的人,如果他们想生男孩,是通过一些什么办法呢?如果我知道了他们的办法,我就反其道而行之,生个女儿,气死那些老封建。"

  "我也不知道那些人用的是什么方法,不过我听说有个什么《清宫秘笈》,是皇宫里头流传出来的,讲怎么生男生女。"

  "是吗?大概是什么方法?"

  "好像是算日子吧,然后根据日子决定男睡哪边、女睡哪边之类的。"

  她对这些不感兴趣,她只对满家岭的破棍子感兴趣,于是说:"《清宫秘笈》肯定没用,如果有用的话,皇帝还不生出一大堆男孩来了?怎么会有好几个皇帝没儿子继承皇位呢?"

  "那倒也是。"

  "你还知道别的有关这方面的风俗吗?"

  "有些就更是迷信了,像结婚时吃枣子啊、莲子啊之类的,都是合那个'子'的音。其实'子'在从前的汉语里并不专指儿子。"

  她看她妈妈也学究起来了,知道问不出什么了,遂不再问,草草收场。

  最后,她想到了姐姐,虽然姐姐不是研究民间文学的,但姐姐以前是学人类学的,后来才改的电脑专业,应该知道这方面的东西。她跟姐姐说话比较直截了当,没有过多隐瞒,虽然很尴尬,但还是把大致情况都告诉了姐姐。

  姐姐说:"我早就没搞人类学了,以前搞的时候也没听说过这样的风俗。"

  "难道是满家岭特有的玩意儿?"

  "有可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特别是交通不便的地方,民间习俗更是五花八门,没办法跟人比照嘛,当然都是自己搞自己那套。"

  "你觉得这种风俗是怎么形成的?"

  "很难说。一般来讲,完全没有实际意义的风俗,是很难保持下来的。当然,这个实际意义是指在当时的文明状态下,人们可以观察到的实际效果。比如用动物祭奠神祇,现在看来当然没有实际效果,但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就能观察到实际效果。如果杀一只羊,供奉在祖先的灵位前,碰巧那年的庄稼收成挺好,虽然这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但那时的人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觉得有关系。"

  "但如果第二年又杀一只羊祭祀祖先,但庄稼收成并不好,那人们不是会怀疑这个风俗吗?"

  "呵呵,也许那时的人思维方式还没这么科学,不知道要有足够多的事实才能证明一个因果关系。如果他们第二年杀了羊,供奉了祖先,收成还是不好,他们会找个别的理由解释过去,比如祭祀的那一天下了雨,或者那羊不够肥之类。"

  "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

  "也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因为人们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但人们又需要做出解释,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比如打雷下雨,生老病死,丰收歉收,人们都想弄明白为什么。当科学还没发达到能解释这些自然现象的时候,人们就会抓住一些皮毛现象,做一些貌似正确的解释。"

  "你说的有道理,也许满家岭的风俗也是为了对某种自然现象做出解释,因为那里好像生男孩的要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