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灼人(第2/4页)

我会得到圣母皇太后的祝福吗?我不该问这个问题。我眼见皇帝嘴角的笑容僵了一会儿。皇帝说,朕不知道。以后,你每天都要见到她,要记住,请安的时候,别看她的眼睛。看着她的衣领或耳环就好,只是,别看她的眼睛。

我是大清第十位皇后。每天,宫女们捧着许多衣服供我挑选。宫里节日多,每个节日,皇后和妃子们都会得到赏赐的新衣。赏赐分等级,衣服也分等级。一天里,我要换五六种衣服以适应不同的场合。皇帝更是如此。好在,有一班熟悉礼仪典制的女官和宫女提醒着我。仪式非常多,仪式中的规矩更是多如牛毛。我并不能依自己的心情和爱好穿衣,也不能随心所欲选择膳食。一切都要符合仪式与规范,又要丰盛辉煌,还要符合太后的心情。我的每一天,是一场又一场循环上演的仪式。

穿衣装扮事关重大,若一不小心,穿错了,就会给人以把柄,招致太后动怒。我放弃了,从头到脚交由宫眷女官打理。我时常在穿衣镜前打盹,梳头时,闭目沉思。我们不常见面。皇帝要勤于政务,皇后要母仪天下,尤其是新婚,更应以克制的姿态为群臣和国民做出表率。这最为义正辞严的训诫,让我和皇帝知道,这个十月的夜晚,是多么珍贵而不易。

我们从月光地回到屋子里,为对方搓热双手。皇帝让人烫了一壶清酒,又加了些热菜。我们为对方斟满酒杯,像举行拜帐礼那样,将酒送入对方口中。不知为何,我们总绕不开月的话题。这会儿,我已经知道皇帝的一些小秘密,譬如怕黑。皇帝待着的地方,即便白天也要点灯。而且,他很不乐意夜晚有明亮的月色。

在十分明亮的月色下,能看清蝇头小字和手掌里的纹理。皇帝却躲避这光线。月华灼灼,往往令皇帝烦躁。他让人放下幕帘,点亮所有的灯。他对明亮的需求这么多,却固执地回避最明媚的月色和我看不见的暗影。

“皇上,汉族最好的诗人,喜欢在好月色里出游,准备好酒菜,呼朋唤友,登山凭古。宋朝最好的诗人怀着对月景的激赏写下著名的《赤壁赋》。皇帝,最好的诗篇,是对明月和世间情感的祝福……”

“月光会杀了你,在你不听话的时候……”

皇帝望着一盏灯,说话的声音如同耳语。我还是听到了。

“谁敢威胁和恐吓皇上呢,又这么荒诞不经?”

“你刚进宫,也好,什么都不知道。要是一直都这样该有多好。入宫以来,有什么让你不舒服的吗?”

“每天换那么多套衣服,我不大适应呢。”

“总有你穿不完的衣服……还有呢?”

“到处都亮着灯,就很难看到自自然然的月色和星光。”

“都被照亮了才好。可还是不够亮堂,不够像白天那样明亮。无论朕点多少灯,都不能让夜晚更亮一些。”

“足够亮了,皇上。”

“皇后,你从未见识过黑夜。”

“黑夜在外面,屋里亮如白昼,可有它藏身的地方?”

“每间屋子里,都有黑黑的影子。有许多影子跟着朕,朕得让每一处地方都照得透亮,亮到影子无处躲藏才好。可只要少一盏灯,少一点光亮,它们就会再来。朕受不了它们看朕的眼神。”

“皇上,”我轻唤一声,不免向他身后看了几眼,“所有的地方都很亮堂。”

“所有的地方都很亮堂,”他环顾四周,眨眨眼,“那么,就听朕说说‘我’的心事吧。”

我在这里待得太久,没有办法离开。有时我得空去趟圆明园,看看那些烧焦的废墟。我还记得圆明园烧坏前的样子。在我的回忆里恢复了它原来的样子。我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修复这所园子。我希望事情回到从前。这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圣母皇太后。事情都被一场大火改变了,最大的改变发生在太后身上。在大火烧起来之前,她不会说“月光会杀死你”这样的话。我们住在圆明园,我们有许多房间,每个房间都很亮很宽敞,我们畅游的地方,处处繁花似锦,光从任意一个方向洒下,风从任意一个地方吹来,在我心里,只有快活。你看我现在也很快活,这也是我,可不是从前的我。以前,我是快活无忧的太子,现在,我是快活无忧的皇帝,我快活,是因为我没有不快活的理由。任何事都不用操心,任何事我都满意,都弄好了,上朝、下朝,用膳、听戏,春天斗狗斗鸡,夏天玩鸟,秋季逗虫。大多时候,我也认为,我很快活。

可这都是伪装。事实上,我一点儿都不快活。圆明园的火烧起来后,事情就变了。她变成了另一个人,有着一样的脸、身材和声音。怎么不是她呢?当然是她。只有我知道,她们不一样。我是说,后来的太后与之前的懿贵妃,她们的眼睛不一样。形状还是原先的形状,只是眼睛的颜色不一样。有时那双眼睛是绿的,有时那双眼睛是蓝的,有时是黄和红色。除非从大火前和大火后一直跟着她的人,才能看见这个变化。可惜,原来服侍她的女官、宫女、太监,要么死了,要么逃了。更何况她身上总戴着许多珠宝,那些红红绿绿的饰物,复杂的刺绣,都让人无法看清她瞳孔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