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节 诱敌(第3/5页)

接到这个命令,李赤眉是很不爽的。他自然明白拓跋寒在打什么主意——敌人的粮草、军饷、武器辎重都在后军那里,光是缴获的斗铠就是一笔大肥肉了——这些好处,全都要落到拓跋寒手上了。

李赤眉很是忿忿不平:冲锋打头阵,攻城敢死队,那些啃硬骨头的活儿全是我去干了,现在好不容易碰上一份有油水的活儿,你却是自己抢来吃了,这也太黑了吧!

最近的南下之战里,李赤眉连破强敌,殊功累累,声望急速攀升。在赫连八山死之后,他隐隐已是北疆边军的第一名将了。在这个乱世里,最吃香的就是能打的武将,随着功勋渐长,李赤眉的傲气也逐日增加。

倘若下这个命令的是旁人,他肯定要当场发作的,无奈发号司令的不是别的,而是拓跋雄的亲侄子——边军将领们早有传言,说拓跋寒虽然名义上是拓跋雄的侄子,实质上却是他的私生子。碰上了这样的皇亲,李赤眉再不服,这口气也只有硬生生地吞下了。

眼看近在眼前的肥肉却吃不着,赤眉旅上下都憋着一股怨气,他们唯有把这口气发泄在那些金吾卫的败卒身上了。于是,他们追杀得凶狠又凌厉,兵马过处,只闻一片哭爹喊娘的惨叫和哀嚎,金吾卫血流成河。

五更时分,一名信使紧急奔来,告诉了李赤眉军令:主帅本队告急,速速回归增援!

急匆匆赶回来以后,看到本部大军的惨境,李赤眉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敢情,就在自己追击金吾卫败兵的同时,边军的本部主力也同样被人追杀着,而且追得更狠,杀得更厉害!

昨晚分兵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李赤眉不能亲见,但他找到几个侥幸逃生的残兵,大致了解了情况:正当北军击败金吾卫后军、胜券在握之时,一路斗铠突然从暗地里杀了出来。这路兵马一举摧毁了前去拦截的“白鹰”旅,击杀旅帅鲜于哲,并在随后的决战中堂堂正正地击败了坐拥两旅兵马的拓跋寒,又对随后赶来的五千多步兵展开了一场屠杀——是的,对亲眼目睹过战场痕迹的李赤眉来说,唯有屠杀二字能形容昨晚那场战斗了。

“那,拓跋都督呢?狼牙旅帅呢?鲜于旅帅呢?高显旅帅呢?”

那军官表情呆滞,目光茫然,如同梦游的人一般呓语着:“狼牙旅帅被人打死了,鲜于旅帅也被人打爆了头,我们认出了他的斗铠……至于拓跋都督和高旅帅,或许是死,或许还活着,谁知道呢?”

“那他们的兵马,都去了哪?你们可有整整三旅兵马啊!”

那军官把目光投向了那尸骸遍地的战场,神情像是在笑:“兵马?败了,逃了,散了,剩下的,就都在这里……”

望向那尸山血海一般战场,李赤眉呆立当场,他心里像窝着一团乱糟糟的野草,各种乱七八糟的思绪纷涌而来。

谁能料到呢,被发配苦差去追击残兵的自己,现在还完好无损;去抢战利品的拓跋都督,现在却是凶多吉少了。

本来眼看已经到手的一场辉煌大胜,怎么变成了惨败?金吾卫的主力被击溃了,自家的主力却也被重创,这一仗,边军到底算是打输,还是打赢了?

拓跋寒枉称名将,其实是个废材。整整一路金吾卫大军都被自己杀败了,坐拥三旅重兵的他却败在金吾卫的一路偏师手上,这个废材死了最好!

骂归骂,但李赤眉却不能不管拓跋寒。那废材死了倒还好,自己拿个筐装尸体回去也算有个交代了,但偏偏现在找不到他的尸首,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死了、逃了、伤了还是被金吾卫俘虏了?

没找到拓跋寒的尸首,不能确定他的死讯,李赤眉就不能回去——整路大军伤亡惨重,你李赤眉却撇下了生死未卜的元帅亲人逃了回来,你真当元帅生气了不敢杀人吗?

没有办法,李赤眉只好派出部下,四下搜寻幸存的边军士卒询问,有谁知道拓跋都督的下落?

问了好多人,大伙只知道,拓跋都督集结了三四百具斗铠跟对方硬拼,结果落败了。至于都督死没死,谁都说不清楚——昨晚那场厮杀,凶险又混乱,溃败中,大伙顾自己性命还来不及,谁有兴趣关心拓跋寒是死是活。不过倒是有人知道,落败的边军斗铠是向北逃跑了,而金吾卫的斗铠同样是往这个方向追杀过去了。

李赤眉越听越是心惊,他是勇悍不假,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个笨蛋。敌人能在正面对决中击败金吾卫的三旅重兵,那要收拾了自己这路孤军,想来也不是难事。但拓跋寒的生死,自己又不能不管,却又得非去不可——想来想去,李赤眉唯有硬着头皮跟过去了。

他打定了主意,一旦碰到金吾卫兵马,自己就马上撤退,绝不恋战,这也算有理由了——连拓跋都督的三旅人马都败了,我这一旅孤军上去,那不是送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