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节 诱惑(第2/3页)

孟聚苦笑,心想杀人灭口这种事,怎能随便写个手令让人去执行——等下,杀人灭口?

一个念头突然跃入了孟聚脑中,犹如闪电掠过黑暗的夜空,一闪而逝。

孟聚艰难地捕捉着闪电的痕迹,慢慢地说:“余督察进省陵署时间不短了吧?”

余书剑喝口茶,随口答道:“我是太昌元年就加入东陵卫的,唉,现在一晃眼,八年过去了。想当年刚进来时,那真是什么都不懂啊,不知道做了多少傻事……”

“进了陵署后,你一直都在刑案处做事吧?”

诧异地望他一眼,余书剑答道:“正是。孟督察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两年前,晋西商队在妥绥郡遇匪全部遇害的案子,余督察还有印象吗?”

听到这个案子,余书剑浓眉微颤,目光一黯。他有点不高兴,但还是勉强说:“当然记得。其实,这个案子和其他几个商队遇害案都是我经手的,一直没破,现在都成悬案了。唉,说起来真是心里有愧。”

“还有当年武川的祁沣县县令失火遇害案,余督察您应该也记得吧?好象也是你主办的吧?”

余书剑自视甚高,历来自诩精明能干,历年来破案无数,那几桩破不了的马匪悬案,一直令他耿耿于怀。现在,孟聚一再揭他伤疤挑衅,余书剑便是涵养再好也忍不住了,他脸色微沉:“孟督察,今晚的事虽然得罪,但您该知道,这是我职责所在,并非对您有什么恶意。我知道,孟督察破案如神,在下自承不如,但您也不必这样讽刺我。您提的那几桩案子我是没破,但这并非因为在下的能力不够,只是……唉,其中另有内情,这就不必向孟督察您交代了。”

虽然余书剑语气平静,但孟聚还是能窥见他眉宇间的那一丝不甘和懊恼。

孟聚心下窃喜,对余书剑深深一鞠:“余督察见谅,是我失言了。其实阁下若有意,现在就有一个天大的线索在眼前,破上述大案易如反掌。”

余书剑哑然失笑:“孟督察,你想得太天真了。我追这系列的案子追了三年,这些案子背景很复杂,你根本想象不到的……”

“无非一个五品旅帅,又何必畏之如虎?”

余书剑一震:“孟督察,这件事,谁告诉你的?这可是陵署的高度机密!”

“这个,余督察你就不必问了。你只需知道,你那个案犯,他现在正在靖安陵署手上,但是天一亮,我们就得放人。”

余书剑失声惊道:“什么?难道你竟敢……”

“嘘!余督察,你心里有数就行了,不必说出来。”

余书剑目光闪烁:“这件事,你报告了镇督吗?”

“镇督现在还不知道这事——不过,我觉得,这种事,镇督知道了反而不好。”

“为什么?”

“要知道,到了镇督那个层面,很多事想的和我们不一样。大人物想的是权衡,想的是利弊,想的是妥协——倘若这件事交给镇督大人处理,十有八九,她会拿去跟拓跋雄谈条件,你觉得会不会?”

余书剑抿着嘴,脸绷得紧紧的,却是没有出声反驳。

孟聚叹口气,他用一种很诱惑的语气说:“与其那样,倒不如我们兄弟联手,先斩后奏,挣一份功劳!余督察你也该知道,我们华族平民出身的军官,当上督察基本就到头了。要想更上一步,那得非常显赫的功绩才行。我们当陵卫的,除了破案、破大案、破天大的案,还能立什么功劳?十三桩匪案和知县遇害案,这都是总署都有挂了号的大要案!

倘若我们一口气破掉了,这样的功劳直接报上洛京总署,镇督不敢说,提拔个同知镇督那是绰绰有余了……当然,我们自作主张,这事是有点风险,但破了案,顶多镇督发火骂我们几句,难道她还真的会撤了我们?相比于好处来,这点风险算什么!

余兄,你觉得如何?时间已不多了,只剩三个时辰,你赶快定了。”

余书剑没有出声,他伫立窗边,望着外面好久,火把“噼里啪啦”地燃烧着,映得他的脸幽明不定,那张白净英俊的脸此刻却显得有几分狰狞。

余书剑的声音低沉又嘶哑:“孟兄,你有这样的机会,为何要分一份功劳给我?你一个人独占,岂不是功劳更大?”

听到余书剑这样问,孟聚心下大石顿时落地。他最怕的还是余书剑当真如他表现的那样,无欲无求,对叶迦南忠心耿耿呢!幸好,自己凭直觉感觉到,在谦谦君子的外表掩饰下,对方眼里有一种炙热的东西——有野心的人才敢冒这个险!

不过话也说回来了,能坐稳省陵署刑案第一把交椅的人,又怎会是什么谦谦君子呢?

“余兄,大家都是明白人,这个案我倘若能自己做,我是不会跟你分的。但是我做不了,因为我没有那几个案子的卷宗,也不清楚案情,时间太紧,天亮后边军那边肯定会来交涉逼我们放人的,那样就等于白白放跑了申屠绝,我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