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第八章 先天太易风雷手(第2/3页)

朱安照着练习半晌后,被香头通红的那点亮光刺得眼泪直流,这眼力的练习真是一个“熬”字!他虽受苦不轻,山贼传授的倒都是真东西,练成之后夜里拉弓都能射准目标。

老孟就在外面与王妃闲着没事套近乎,谈起话来他那草莽粗野的言语,在陈妃这个久经宫中礼仪的女人心里投下了涟漪,觉得这个粗鲁家伙倒也新鲜有趣,被山贼逗得不时娇笑。

眼看将要午时,孟义山终于把朱安解放了。小王子几乎是闭着眼睛泪水直流走出来的。

陈妃在适才不加干涉,把儿子教给老孟尽情捶打,此时一见却心疼异常,抢过去一把将朱安抱在怀里,连声抚慰。

小王子被娘抱着有些不好意思,脸孔微红的看着师父。

老孟心里一阵郁闷,心想:“妈的!老子也找个美人成婚得了,也生那么十个八个小孟。”心里却犹疑着这老婆人选是李清儿还是阿丑,两个美女他都有些意动,最后望着天空开怀一笑,决计照单全收。

他已教完武艺,正要向王妃告辞,王太监那边还等着他当稻草人摆姿势来挨打呢!

注解玄阳真经光琢磨不行,还得与王河这种高手对拆,通过拳脚搏击才能把枯燥的武学经验化为己用。

忽地听到不远处有人走过来,直到近前他才发觉,不禁心疑自己的听力,老孟转身一看才发现那人一身白色儒衫,眉清目秀,正是世子朱蟠。

两人见到对方在此都有些错愕,还是王妃先开口道:“王爷让安儿半日与孟大人练武,后半日习文,世子是来讲学的。”

小王子有些不愿的和世子打招呼:“王兄……”

他现在只羡慕老孟那种强梁好汉,读书一事是万般头疼。

朱蟠看来气色有些不好,满面忧愁,勉强笑着回应道:“安弟,今日学左传·桓公罢。”

他这几日一直为二弟伤感,大好年华便要被迫出家为僧,常伴古佛青灯,未免有些残忍。每每想及此事便十分悒郁,神态非常消极。

朱安十分不情愿的点了点头,跑去取书本,要随大哥去书房读书。

世子又和孟义山寒暄着,但眼神的余光却在觊觎着姿容秀丽的陈妃,眸子里有着苦闷和刺痛的杂揉,从中透出的感情十分暧昧难明。

陈秀云秀眉微挑,脸上因薄怒泛起了微红,凤目带着寒意狠狠刺了朱蟠一眼。世子一下子像是被熄灭了的火焰,眼神黯淡下去,举止有些慌乱的躬身一礼,匆匆忙忙的躲下去教朱安读书去了。

孟义山将这一切全望在眼内,心下暗想这朱蟠竟然对庶母有着特殊情感,这里面的关系值得玩味。

装做毫无察觉的和王妃告了退,回世子府继续“养伤”。

官场是杀人不见血,心黑手狠以外还要有谋略和智慧来陪衬才能出头。他谋略不足就装傻充楞,不知多少人被山贼这一手给骗得死死的,当他是无知莽夫。

从做捕头到任云骑尉以来,他已经渐渐洗脱了土气和莽撞,开始磨练出沉稳和狡猾,原本山野间那种杀人放火的斗胜之心却是不减反增,时时跃跃欲试的想要谋取更大的利益。

结交王太监,与伊王妃亲近,这都是孟义山的“术”,眼前看来运用的比一年以前更加圆熟。

回到那座梅园,孟大人就被王河拉进书房继续注解玄阳真经。

老孟无怨无悔的给他打下手,深信这“王注本”讲述的武学精要高过武当那伙老道的“杂毛本”。

武当的注解都是些云山雾罩的鬼画符,孟大人看不懂,王河的就明了和易读多了,拿到手里他武功必然更上一个高峰。

是以他一字一句的,陪着王河做水磨功夫。

两人都没意会到这里面浸润了王河的半生武学心得,解释一句话,往往需要写出三五种法门和武功,互相借鉴和对比,有一些创见都已超越了经文原本。

随着内容的次第深奥,前面的内功心法和九转金丹大道都已注完。王河所书的蝇头小楷工整端丽,足足用纸二十余页,老孟拿过来哗哗翻阅,连声赞好!大笑道:“妙啊!奶奶的!”

王河的手书落在老孟手里已属明珠蒙尘,他是秉笔大太监,前皇朱祈镇的死忠亲信,专司替皇上批阅奏折,书法可称大家。

这也是为何王振余党大多已被刑戮,锦衣卫的诏狱还在四处紧追和通缉他的原因。

前皇旧党,位置枢要,知晓太多朝廷密辛,这才让他犯了景泰的忌。

此时注解经文的王河已经进入了状态,心神都在书页之上,阅过了内功篇,转而看向三丰祖师以先天太易八卦来代指方位的技击散手。

以人体为中心,身周四面八方为八卦,出招攻向何种角度,脚踝那个方位,完全是用易经的卦象来标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