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第五章 王堂耀技箭三飞(第2/3页)

孟义山将手上的两只箭上了一只在铉上,比量好了朱驹的位置,当下就把箭放了出去,手都不抖一下。

几人的眼睛大睁着望着那箭的去势,朱驹那边也听到了破空的箭啸,还没反应过来那铁箭就射到了身前,紧急中自后窜起了个虬须汉子,使了个猿猴献果的接箭手法,一把将那箭抄在了手中,却因箭力太过疾猛,被带的身躯一震,退身两步才停了下来。另一个书生打扮的青年抢在了朱驹的前面,拔出腰间长剑戒备!果然都是有武功的江湖人物。

孟义山见有人接箭,更是来了劲头,大咧咧的抬起一脚踝在窗格上,另一只脚在地,将弓用力拉了个满,转指换箭,对准朱驹和那两人中间的空隙连珠射出了二箭。四石弓拉满的力量无人敢撄其锋,那两人被孟义山的劲箭所迫,虽然近在咫尺,却不敢跨出一步去护朱驹,等孟义山第三只箭射出,风疾箭快,已直飞到朱郡王的左耳侧,精准的擦断了帽带,箭身夹着余劲没入土中数寸。

朱驹被骇的面色青白,失神之下也不知道觅地躲藏,反倒是下意识的抓紧头上歪掉的帽冠,惊慌的喊叫起:“快抓刺客,不,快护住本王!”他惊慌失措,反倒是那个书生似的护卫比较镇静,仗剑戒备了数息功夫,见没有箭再从明纶堂射出来,才略微松懈一下,旋即又紧张道:“郡王,快派人去明纶堂,别让刺客伤及了王爷!”

孟义山箭射朱驹后,堂中的气氛有些冷凝起来,何尚书见伊王面色肃然,才待说话打打圆场,想了想自己的立场不好开口,只得暗自叹息一声:“这舅公做的倒霉,吃他连累!”

朱瞻隆眼望着远处不成器的儿子,一言不发,打手势叫内侍取来靠墙存放的一坛“杜康酒”,这明纶堂是他冬令赏梅,养心会客的所在,诸般酒具齐备,他亲自斟满了一觥,递在孟义山的手上,笑言相慰道:“我平生最好,便是这洛阳名产的杜康,余酒不及!今日借此佳酿,相酬义山神射的身手!”

王爷言词豪迈慷慨,看不出愠怒之色,孟义山举起觥来一吸而尽,将空觥交还道:“多谢王爷赐酒!”心中暗自估量:“这伊王好大的气量,是个厉害人物!”

朱瞻隆见孟义山喝过了酒,态度诚恳的对他道:“本王常自诩目能识人,义山这身好本领比起精于骑射的瓦刺入都不不遑多让,岂能任他埋没!我有一幼子朱安,今年十二岁,想请你教导他骑射!”

孟义山虽然不爱教小孩子,但伊王话中带捧,能以王爷之尊说出此话来,也算诚挚,再不答应就有些不识相了,便点头道:“好!平日我忙完了盐务,就来王府点拔小王子!”心道:“小孩受不了苦,嘿嘿,我狠狠的操练一阵,就不想让老子教了!”他打算教习变成折磨,好让人家小孩子受不住罪而打退堂鼓!

王爷不知老孟的坏心,高兴的传命道:“叫安儿来,说我为他请了射御老师,让他快来拜见!”

※※※

传招小王子的内侍刚出去,大片脚步声响起,被射落帽冠的朱驹由那书生随侍,领着大批侍卫涌进了堂中,适才挡箭的虬须汉也带着些弓箭手在后包围,把明纶堂围了个严实,看来是准备“多箭”对付“神箭”。

朱驹一进室内便看见屋中端坐着高侯爷,父亲也完好的站立在堂中,立时一怔,但一见孟义山身侧放着一把弓,又认出是龙门坊就结下的仇家,自是分外眼红,指着老孟大声喊道:“快拿下这个贼徒!”他从永宁跟来的几名亲信就待动手。

伊王见状怒哼了一声,王教习闻声知意,起身对一众侍卫喝道:“哪个让你们擅入明纶堂,还不退下!”又转对朱驹的手下骂道:“瞎了狗眼,连王爷的客人都想得罪不成!”

这些护卫都是王佛儿一手训练出来的,他自然是赶在王爷发火之前驱走,对朱驹的人就没有情面了,厉声叱喝起来。

朱郡王的亲信们见王府侍卫都退走的一个不剩,觉出势头不对,哪还敢去碰孟义山,全呆在那里看着他们的主子发愣。

朱驹赶忙叫那些还留在堂中的下属退下,以免伊王猜忌他有不轨之意。但他还是放心不下老孟,留下那两名高手陪在身侧。

朱郡王心中的愤恨有些平息下来,省起不是和孟义山斗气的时候,忙对伊王辨解道:“方才儿臣在梅园被刺客袭击,脱险后便急着来保护父亲!幸好您吉人天佑,没有出事!”欢喜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伊王也不以为意,毕竟是自己让孟义山射的箭,才让儿子误会这里有刺客,便对朱驹安慰道:“没有什么,适才见驹儿你往这边来,我便想试炼下你的胆量!才叫人射了三箭……”朱瞻隆犹豫了下,接着叹道:“你危难时能想起为父来,倒是孝心不浅,不像你那个哥哥!”王爷出乎意料的提起了朱世子,口气十分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