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九章 太隐神笈(第3/3页)

在内心中,地司杀已将战传说视作第一个杀戮的对象,他相信只要在最短时间内击杀战传说,就会对坐忘城的人形成比伯颂重伤更大的冲击。

“九诛刀”横握在手,地司杀屹立如山,锋芒毕露,大有横扫千军之势!两眼神光慑人,显得冷而且狠,让人不由想起他操纵大冥乐土大部人生命的冷酷生涯。

杀人,可谓地司杀的职责所在。

战传说心头也为之微微一紧,他亲眼目睹了地司杀一刀重创伯颂的情景,深为地司杀的修为所震撼,而此时当自己亲身面对地司杀时,其感觉比预想的还要不好受。

他尽量平稳自己的心绪以及呼吸,本能地感觉到只要自己稍露虚怯之态,对方将立即乘虚而入,予自己以最可怕的攻击。

事实上,若论凌压一切的气势,战传说实在无法与经历了无数次残酷血战的地司杀相比。对于地司杀来说,体味生死一搏前的感觉,已是极为熟悉而驾轻就熟。

战传说无法在这一点上与对方强拼。

所以,他决定避免地司杀在气势上给自己造成的压力,只是以尽可能平静的心态来迎接对方的主动攻击。

战传说缓缓地拔出了贝总管赠与他的“摇光剑”,他拔剑的速度很缓慢,但因为始终维持在一个完全相同的速度上,所以并不显得沉滞,反而借此显示出了一种沉稳与独特的流畅。

而能在面对地司杀这样的高手时做到这一点,无疑需要以强大深邃的心境作为坚强的后盾,方能保持这种冷静。

地司杀是何等人物,立时由这一点看出了战传说绝不简单!

他已再难相信对方只是坐忘城一名普通的年轻统领。

思及这一点,地司杀难免有些吃惊。

而战传说早已将自己的武学修为提升至最高境界,在稳定自己心绪的同时尽可能捕捉探求对方情绪战意的波动。地司杀一惊之际,战传说竟捕捉到了。

对于这一点,战传说大有惊喜之感,心中豪气也为之大炽,竟临时改变主意,大喝一声,摇光剑蓦然出鞘,竟主动发动攻势,剑出如行云流水,“无咎剑道”的第一攻式“止观随缘灭世道”向地司杀席卷而出!

“万象无法,法本寂灭,寂定于心,不昏不昧,万变随缘,天地可灭。”

战传说甫一出手,便将“无咎剑道”的这极具攻击力的“灭世道”发挥得淋漓尽致。

地司杀万万没有料到眼前的年轻人竟敢主动出击,不由又惊又怒,同时也蓦然惊悟也许今日坐忘城胜负的关键并不在贝总管,而是在这小子身上!

心念闪动之际,地司杀已以玄奥快捷绝伦的步法倏然移前,毫不避让地向战传说正面迎击。

双方在这一刻竟同时采取了攻势,针锋相对,实是凶险万分!两人之间本就不远的间距在双方同时一往无回的攻势面前,几可忽略。

光芒闪动,摇光剑、九诛刀悍然相接。

“锵……”地司杀的功力更为深厚,硬撼之下,赫然将摇光剑震开。

战传说在摇光剑被震开之时,竟如同依附在剑上的一片毫无分量的轻羽般顺着剑的去势倒飘而出。

地司杀占了上风,刀芒暴盛,以更凌厉的刀势横劈而出,招式变化奇快,不予战传说任何喘息的机会。他自信战传说的剑法即使防守得再严密,但在他如滔滔不绝江水般的连续进攻下,其防守也必然会被击得溃散,直至被一刀斩杀!

但他的预测再一次落空了。

战传说在处于下风的情况下,手中的摇光剑竟未取守势,而是在鬼神莫测的玄变之中,继续以攻势迎接地司杀的攻击!

地司杀心中之震撼难以言喻。

如战传说这般在连人带剑倒飞而出时还采取攻势的,地司杀是闻所未闻。

更绝的是战传说因为是在退却中采用攻势,竟形成了似攻似守、似进似退的局面,看似不合常规的举措,竟别具奇效,使战传说在拼杀一记处于下风的情况下,仍能有足够充裕的应对空间。

地司杀暗忖这小子此举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捉摸,他若不是疯子,就是剑道天才。

他却不知战传说这一式剑法的要诀便在于“止观随缘”,只要心中存有进攻之念,那么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都要将之视若过往云烟,任凭心中的剑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战传说之父战曲之所以能凭“无咎剑道”挫败千岛盟刀客千异,正是因为此剑法不落窠臼,奇想联翩,不可以常理度之。此刻,战传说将“止观随缘灭世道”的精蕴处完全挥洒而出,其情形与地司杀预想的显然已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