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一章 捍卫一方(第2/4页)

自己的说法被战传说所否定,爻意也不再多说什么。

贝总管叹了一口气,道:“看来只有寄希望于能从甲察口中问出真相了,但皇影武士无不是万里挑一者,无论武功、智谋,还是意志力,都非同凡响,要想让他开口说出真相,实是太难!”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甲察并不知道真正的真相。”石敢当补充道。

贝总管沉吟片刻,缓缓点了点头。

△△△△△△△△△

殒惊天遇害前就已传令四大城门守将加强防范,他被害之后,各路人马更不敢懈怠!此时城中群龙无首,各路人马只能自行约束,在新的城主未产生之前,谁也不能担保坐忘城不会发生变故。

坐忘城中人皆知若是冥皇不特意另行委任一名城主,那么最有可能继任城主之位的有两人,一个就是贝总管,另一人则是北城尉重山河。

重山河乃昔日坐忘城城主重春秋的义子,重春秋并无子嗣,故重山河这一义子对重春秋自是格外珍视,也是因为念及这一点,坐忘城上上下下多认定重春秋最终会将城主之位传与重山河,没想到最终重春秋的选择却大出众人意料之外:成了继他之后新的城主者竟是殒惊天!而殒惊天与重春秋并无任何直接的密切关系,当时殒惊天仅是乘风宫的侍卫统领,其地位与今日的昆吾相同。而乘风宫侍卫统领一向设有两位,各自统领一帮人马,分别谓奇营侍卫、正营侍卫,其中正营侍卫只负责保卫城主安全,人数较少,但更为精锐,而奇营侍卫在一般情况下是对除城主之外的其余乘风宫重要人物负有护卫之责。昆吾就是正营侍卫的统领,而当年的殒惊天也是正营侍卫统领。

重春秋的决定出乎众人意料,但当重春秋宣布这一决定时,坐忘城中人忽然感到环视坐忘城,的确没有人比殒惊天更适合成为新任城主:他的显赫战功,他的心计智谋,他的武道修为,无不出类拔萃!而且殒惊天从不居功自傲,这使他与各尉将、统领都关系融洽。也许是重山河对自己会成为新任城主太有把握,不会感到任何威胁,所以连他与殒惊天的关系也颇为密切。

殒惊天被重春秋选定为继任者后,包括重山河在内,无一人提出异议,因为没有人能找出反对的理由。而在重春秋离世之后,重山河竟也没有寻机对殒惊天有所刁难,而是尽心尽职地履行北尉将之责。对于这一点,让不少人感到既意外又钦佩。

如今殒惊天一死,因感念重春秋、重山河的无私气度,也许有不少人会觉得重山河此次应该会得到早在十余年就应得到的——城主之位。

但若抛开重山河与昔日老城主重春秋的关系,则贝总管显得比重山河更有实力。贝总管成为乘风宫总管不过五年,却将乘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上下信服,而近些日子的一连串变故中,贝总管更显示出指挥若定、挥洒自如的强者风范,若要使坐忘城不至于因为殒惊天的遇害而实力渐衰,也许贝总管才是城主的最好人选。

对于此事,无论是重山河还是贝总管,似都不甚在意,两人依然一如既往地各司其职。

倒是旁人对此却已再三思虑。

伯颂亦是如此!

伯颂的心情颇为沉重,其子伯简子、伯贡子的受伤,城主殒惊天的遭害,这些都足以让他忧郁重重。

而当歌舒长空突然自乘风宫中消失的消息传入他耳中时,更使伯颂感到不安。

让他不安的是,他担心外人会怀疑此事是南尉府所为——毕竟在坐忘城曾与歌舒长空发生冲突的只有自己父子三人,而且自己的两个儿子还是被歌舒长空击伤的,他人若是怀疑歌舒长空之所以会失踪,一定是南尉府心有不甘,故借歌舒长空重伤时将之劫走,这也是人之常情。尽管南尉将的权力不能深入乘风宫,但在乘风宫内有与南尉府关系密切的侍卫,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歌舒长空与坐忘城已有隔阂,对他加以保护只是出于情面上的考虑,若是南尉府有意对歌舒长空下手,亲疏分明,谁也不会真的全力护卫歌舒长空的。事实上,歌舒长空的举止早已招来不少人的反感。

换而言之,在外人看来,南尉府是既有将歌舒长空劫走的动机,又有成功的可能。

但伯颂自感问心无愧,事实上他担心的倒并不是他人是否会对南尉府起疑,而是担心这会不会使自己与石敢当之间产生尴尬。尽管他相信自己也相信石敢当,但尴尬之情也许并不会因为彼此间的信任而完全消除。

同样困扰他的还有殒城主被害后,坐忘城当何去何从的问题。虽然尤无几已死,甲察被擒,但此事最终的决断显然不能是将甲察一杀了之。

即使甲察的事能有圆满解决,接踵而来的又有奉何人为城主的棘手问题。伯颂身为坐忘城四大尉将之一,他的态度当然颇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