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章 歌舒长空(第2/4页)

马车在南北直通的大道上行驶,大道平坦,两旁植以青槐。行驶一阵后,战传说忽然感到车外变得宁静了不少,再无初时的繁华喧闹,他不由好奇地掀开侧窗窗帘,向外探望。这才知此时大道两侧已无旁杂之人,而一律是高大壮硕的坐忘城战士分列两侧,每隔一丈距离便有一人,直向前延伸而去。举目前望,一座气势恢宏的殿阁巍然矗立,殿顶那只似欲怒射苍穹的雄鹰城徽显得格外醒目!

战传说放下车帘,轻吁了一口气,道:“这贝总管为了一次宴席,竟如此兴师动众。”

尹欢自青衣逃离后,一直神色阴郁,精神不振,听得战传说此言,也未搭讪,只是笑了笑。

虽然因为伯颂与石敢当这一层关系,加上这一次战传说又救过小夭一命,他们几人在坐忘城的这几天倒也过得安宁平静,与离开隐凤谷后的颠簸担虑不可同日而语。但众人的心情并不轻松,战传说的担虑不言而喻;尹欢本是一谷之主,如今却流离失所,不知何时会被人追杀,身边更无一名部属!

又行驶了一阵子,四辆马车依次减缓车速,直至稳稳停下。这时,车外响起了节奏明快的丝竹鼓乐声,战传说等人下了马车,已至乘风宫正门外。正门外有近二十名年轻男女身着华美服饰半跪于地,却是一队乐仪。看来,贝总管为了表示对战传说、爻意的谢意,着实费了不少心思。

贝总管这时领着一队人迎出了宫门外,彼此既已是相熟之人,寒暄几句,便一同进入了乘风宫。

进了乘风宫后,战传说对途经处略有留意,感到乘风宫内的建筑风格优美却不奢糜,与隐凤谷的清欢阁自是不同,与谷中过于森然的石殿也风格迥异。

一番穿插迂回之后,再经过一道长廊,前面出现了一片规模不大的广场,广场北侧便是今夜大摆宴席的乘风宫正殿。广场至正殿还有几步台阶,此刻,台阶上正有两个少女,一黄一青,前者身材更为高挑些,显得修长曼妙,而立于她身后的青衣少女则显得颇为娇小,看样子大概不过十三四岁。当一行人出现在长廊时,两名少女便下了台阶,向他们迎来。

战传说只顾随着众人前行,偶尔打量四周的景致,忽闻有幽香扑鼻,随即听得一个女子的声音唤了一声:“陈公子。”

战传说猛然止步,抬眼一望,只见离自己不过数尺外正有一位二八年华的少女亭亭玉立,如含苞欲放,艳色初露,纯洁更富灵气,此时正笑吟吟地望着他。

战传说一怔:她是在与我打招呼吗?

心中这么想着,不由向两侧看了看。

那少女“扑哧”一笑,道:“陈公子昨夜才救过小夭一次,难道今日便识不得小夭了?”

小夭?!

战传说几乎忍不住要去拭一拭双眼:眼前这少女无论如何也可算是真正的美人,怎会是小夭?

但再细看那极富灵气的双眼,以及一笑就可爱地微微皱起的鼻子,不是小夭又是谁?

这时,战传说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一时却不知当如何是好。在他周围不少皆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而战传说却因为莫名地跨越了四年时光而使他显得远不如同龄人世故,尤其在这种场合更是如此。要知道在此之前,他绝大多数时间皆生活在封闭的不为外人所知的桃源中,桃源虽然安宁,但却安宁得有些沉闷,犹如一潭死水,与大冥乐土的多姿多彩实是不可同日而语,这对战传说的性格亦有不小的影响。

小夭见战传说有些失措的模样,暗觉好笑,侧身将众人引入正殿。

△△△△△△△△△

贝总管不愧是总领乘风宫内大小事物的人物,在宴席中穿针引线,谈笑风生,加之小夭性情开朗豪爽,颇有男儿风范,使宴席添色不少。众人谈笑风生,交杯换盏,气氛融合热烈,丝毫没有因为战传说等人是坐忘城新客而显得拘谨疏远。

席间除了战传说、爻意、歌舒长空、石敢当、尹欢及伯颂父子三人外,还有铁风等另外三大尉将以及坐忘城其他显赫人物。不过看得出贝总管虽然只是司职乘风宫内务,但其声望权势却隐然在四大尉将及其他人之上,这使战传说等人不由对这春风满面的贝总管多看了一眼。

小夭与战传说对席而坐,酒至半酣,小夭已双颊酡红,往日被其奇装异服所掩盖的女儿娇美之态显露无遗。席前为答谢战传说、爻意的相救之恩,她已先后向两人敬了酒,加上她一向没有大小姐高高在上的架子,视四大尉将等人为其叔伯长辈,又依次敬过众人,此时恐怕已有了些许醉意。

这时,小夭亲自为战传说满斟一杯后,向他举杯道:“陈大哥,小夭设的‘露天赌局’承你捧场,最终总算没有只赔无赚,陈大哥所下之注是小夭惟一能吃进的。这一杯是谢陈大哥为小夭捧‘露天赌局’的场而敬!”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对战传说的称呼由“陈公子”变成了“陈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