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章 举世无亲(第3/3页)

在此之前,他们从未听说过世间有“火凤族”或“火凤宗”,现在却完全相信它至少曾经存在过,因为如今的歌舒长空几乎不存在说谎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歌舒长空所说的因习练太隐笈而内息紊乱后的症状,与爻意所说的涅槃神珠涵含五行火气的特征相吻合,而涅槃神珠又恰好是火凤宗之物。

如果这些推断都成立,那么一条脉络就颇为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那就是隐凤谷的兴亡沉浮,其实都是在被一个遥远的宗族影响着,而歌舒长空则是在无意中被卷入其中的。当然,他在被卷入其中之后,对隐凤谷的变化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战传说却在心中作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他想到如果得到那本“太隐笈”的人不是歌舒长空,而是另一个不属于火凤宗族的人,那么此人也会如歌舒长空一般内息逆乱,生命垂危。那时,为了自保,他必会想到一个有关凤凰的传说,想到一个与凤凰涅槃重现有关的地方——隐凤谷!

火凤宗对今天的人来说,是虚幻的,所以此人多半会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隐凤谷,希望能自凤凰涅槃重现这一传说中找到某种契机。

由此看来,无论是谁,只要此人习练过“太隐笈”,那么他就几乎不可避免地与歌舒长空一样,命运与隐凤谷联系在一起!而决定这一点的力量是隐性的,却又是难以违背的。

战传说按着自己的思路继续向下思索:“此人不可避免地来到隐凤谷后,就必须找到与火凤宗族有关的契机。现在看来,与此有关的就是天幕棺、爻意、涅槃神珠!由太隐笈到凤凰涅槃的神话,再到爻意、涅槃神珠,这一历程让人感到,关于凤凰的传说似乎就是一座桥梁,一座将与太隐笈有关的人引向遗恨湖的桥梁!也许,传说本身是虚幻的,它只为起这种牵引的作用而存在。

“换而言之,这个传说之所以会出现,是有目的的!

“但目的是什么?

“是让他人发现涅槃神珠的存在?

“是为了救出爻意?”

战传说心中一亮,如灵光乍闪,他立即将推测的重点放在了后一种可能!

但要找到隐于遗恨湖中的爻意谈何容易?更何况要将她救出?因为正常人根本不可能发现爻意的存在!

但如歌舒长空这般因太隐笈之故而不得不为的人却并非寻常人,为了保全性命,他们必须不顾一切地寻觅。

在这种情形下,水下的天幕棺被发现就不是完全不可能了。一旦发现神秘莫测的天幕棺,谁都会欲将之破开,于是爻意便有了重现天日的可能。

但这一过程中,尚缺少一物,那就是惟一可以破开天幕棺的“长相思”!

如果编造凤凰传说的人真的是为了救出爻意,那么这种方式的确会有奇效,但与此同时,他还必须保证此人还能拥有“长相思”!

从这一点来看,那编造凤凰传说之人并没有将事情安排得很周密,因为救爻意者是战传说,而“长相思”的持有者却是尹欢!

最终战传说虽借“长相思”破开了天幕棺,但这只能说是一种巧合,那个两千年前便可能存在的欲救爻意的人,绝不可能预知战传说会无意中得到“长相思”!

千头万绪纠缠不清,委实难以将之理顺,重要的是,战传说越来越确定:关于凤凰涅槃重现的传说,是凭空虚构而成的,世间并不存在一种名为“凤凰”、而且会每隔五百年重现一次的灵兽。而虚构这一传说的人,必定与爻意以及火凤宗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正当战传说沉浸于对往事的推测中时,石敢当的话打断了他的思路:“看来,关于凤凰每隔五百年集香火自焚,在火中涅槃重现的说法,真的只是一个传说了。”

由石敢当此言,战传说立即察知石敢当与自己的思路大致相同。

不仅是他们,连爻意也由歌舒长空的话想到了什么,她很客气地对歌舒长空道:“老谷主,你所说的太隐笈能否让爻意一睹其真面目?”

共处了这么久,爻意自然了解了歌舒长空的身分以及他现在神智混乱的现状,但她的言语、表情与常人交谈并无不同,仍是柔和、自然、亲切。

歌舒长空的性子虽然变得古怪莫测,但奇怪的是面对爻意时,他却有所改变,并未一口回绝,而是迟疑了半晌,方有些为难地道:“这……老夫怕它会连累你,难道你愿与我一样不得不受很久很久的酷寒?”

顿了顿,他又补充一句:“对了,我也没有将它带在身边,如今我的武功已是天下第一,当然再也用不着它了。”

言罢,也许是为自己找到了拒绝爻意的理由,他很高兴地长吁了一口气。

尹欢向战传说与爻意露出一个无可奈何的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