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我把儿女对调了(第2/7页)

这头郭殊心如死灰,那头陆魏氏回回都拒绝郭子刚与郭云氏来看女儿的请求。她要么说郭殊刚生下孩子,身子不好需要静养。要么说郭殊得了风寒,不能让病气过给郭子刚予郭云氏。后来她直接连理由都懒得找了,就说是郭殊自己不想见她的父母。

郭子刚与郭云氏同样是许久没能见到女儿的面,收到女儿的家书。想到陆魏氏话里话间全是嫌弃他们这一家子“穷亲戚”,郭子刚与郭云氏难免会想女儿如今已经是大将军夫人的身份了,是否对女儿来说,他们也是不择手段地想攀亲带故的“穷亲戚”呢?

郭子刚叹息不止,不过一年的时间就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岁。郭云氏日日垂泪,眼睛上哭出了老大的眼袋。

最后两位老人痛定思痛,决定不做女儿人生的污点,就这样老老实实地不再提起上大将军府探望女儿的事情,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象征性地送上一封言词生硬、几乎不能称之为家书的家书。再并些礼物一并送到大将军府。

郭殊看了那些家书,心里哪能不痛?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这盆被泼出去的水,哪里又有脸回家去与父母撒娇呢?

人和人就是这样,哪怕是至亲的亲人,在误会与误会的叠加面前也会钻了牛角尖。郭殊死前万念俱灰,已经没想过还能依靠父母亲人。而郭子刚与郭云氏只当女儿想与郭家撇清关系,连女儿被陆魏氏窜通了女儿屋里的贴身丫鬟下了毒都不知道。

顾凌霄穿过来接管了郭殊的身体之后,她最先联络的人有二,一是元纪,二就是郭云氏。她想先探探郭殊娘亲的口风,再判断郭殊亲人的想法。这次她没差珠儿把家书拿去送了,而是命露儿亲自去一趟郭家。

结果不言而喻。非但郭子刚不知道郭殊身体不好,就连郭云氏也不知女儿重病缠身,已经恹恹了许久。

等郭云氏把事情告知郭子刚,郭子刚再向陆魏氏求见女儿,陆魏氏居然还用“冬日风寒”这个借口去搪塞两人。这次,郭子刚乃至郭云氏都察觉到了不对。

顾凌霄之后没再让露儿亲自去送家书。因为陆魏氏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断了她与家中的联系。露儿再去送家书,说不定会被陆魏氏给逮到。

于是顾凌霄绕了个弯子,她给郭子刚还有郭云氏的家书先送到元纪那里。之后元纪再把这家书送到郭子刚手中。

后来陆魏氏这老寡妇出墙大夫苏井廷的传闻能这么快传遍大街小巷,其中大多是出自元纪与郭子刚的手笔。

——元纪交游广阔,军中又是鱼龙混杂。有些兵油子市井出身,找他们打听消息或是传播消息,那是最快的。

而郭子刚身为言官,除了写弹劾的折子,也深谙造势之道。只是过往郭子刚一向十分克己,万万不会因为自己的私事,自家的家事就动用下头的造势渠道。

要不是他得知女儿与家中断了联系是出自陆魏氏的策划,在自己与老妻断了与女儿联系的这几年里,女儿差点儿被陆魏氏逼害而死,连带着两个孩子都要成陪葬品,郭子刚可能一辈子也想不到用自己的手段去反击陆魏氏。可即使反击了陆魏氏,郭子刚对女儿的心疼、对陆恒这女婿的齿冷,以及对陆魏氏的厌恶也依旧让他无法释怀。

而对于嘉隆帝,身为臣子的郭子刚不敢恨也不敢怨。他只能依照女儿的提议,辞官出京,与女儿一道远离京城这个为他们一家带来太多痛苦的地方。

时隔七年,郭子刚再一次见到了他的女儿。他一时间忘记了那许多的心酸,只想抱抱近在眼前的小女儿。却又碍于男女大防,只能看着女儿连连点头,口中喃喃:“好、好……咱们的阿殊回来了。父亲的小阿殊、变漂亮了。”

顾凌霄身体那份属于郭殊的感情汹涌而出,直如潮水般将她没顶。郭殊的泪腺显然还记得郭殊看见父母时的激动,它擅自分泌着,让顾凌霄霎时间满面是泪。

郭子刚还像当年把郭殊抱到脖子上骑大马时那样用大拇指给女儿拭泪。见大拇指不够用了,又用手掌去为女儿抹去泪水。

郭云氏破涕为笑,惹得顾凌霄也笑了起来。一家三人老老小小哭哭笑笑,看得第一次见到姥姥与姥爷的钰姐儿和安哥儿都是一阵傻眼。

姐弟两个原先对着姥姥和姥爷还有些不自在,这会儿见娘亲对着娘亲的娘亲娇声说话,倒真有三分自己与姥姥、姥爷真的血脉相连的实感了。

郝帕西丽公主坐在一边直笑,作为把顾凌霄带出大齐京城.的人,她自然是知道顾凌霄这一家的情况,还有顾凌霄的计划的。

顾凌霄这一出大齐,那是彻底不准备回去了。她不愿日后与父母为敌,便在跟着郝帕西丽公主回乌丸之前就策划让父母和自己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