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终战(一)(第3/4页)

乐姬眼中流露迷茫:“亲人?”

她自幼在教坊司长大,若非莫重云将她接到北疆,她或许一生都将困在那个地方,她原来……是有亲人的吗?

乐姬心中所想几乎明明白白全写在面上,罕斥奴面现痛苦之色,他几乎是虚弱地向一旁被这剧情走向弄懵的薛丰道:“我随你去作坊。”

薛丰:“啊?哦,哦哦。”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乐姬,又看向罕斥奴,这个老胡儿,他观察了许久,除了杯中酒与乐姬,几乎再没有别的喜好了。如果他真是乐姬的父辈,凝望了她如此之久,却到此时都不敢与她相认,这中间到底有多少沉重的造化弄人?又或者,这位罕斥奴身后,是不是还有许多不可告人?

薛丰不敢擅自应下,只是看向岳欣然。

罕斥奴却冷笑道:“放心吧,我如今虽非大魏之人,还不屑弄假,再说,这不过是些雕虫小技,要不了一日便可说个清楚明白。”

如今虽非大魏之人……这句话的信息含量令所有人都不由怔了怔,尤其以宿耕星的神情最为怔愣,岳欣然略一思忖,却点头道:“薛二东家,有劳你多多担待。”

晏清的名头,在数十年后还这般响亮,流落大漠,领着一群杂胡“投靠”陆膺,还能令黄金骑装备丝毫不落后,足见他的本事,背后虽有许多不明隐情,但岳欣然用人用长处,晏清对乐姬的牵绊作不得假,人有感情便有软肋,来日方长,岳欣然并不着急,更何况,确如晏清自己所说,指点兵甲之术,不过是些小道,晏清自己都不放在眼中,岳欣然难道还会去斤斤计较?

这番小小变故令姬澜沧入内密谈之后,这才得空与岳欣然见礼:“司州大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这才离开亭州几日,亭州消息已经满朝堂都知道了。”

岳欣然知道他的好心提点,只无奈道:“秋季已近,如军需再无着落,我怕战事一起,胜负难料,才行此非常手段……多赖先生在魏京代为洗涮周旋。”

这一句话足见对姬澜沧的信重,她根本就没有过问此事在魏京引起的波澜,充分相信姬澜沧能全部摆平。

姬澜沧哈哈一笑:“司州手段通神,我不过萤火之光,略尽绵薄罢了。”

岳欣然道:“既然先生归来,便放心将诸事托付,府城北迁之事已然可以开始,此次,我会命王登往西北,将西域商道的关卡诸事早早布置起来。”

氐羌与镇北都护府的西北疆域相接,现下已经有不少商户借西域商路做起买卖了,正应着手将边关商贸之事统筹起来。

姬澜沧点头赞同,却问道:“那位晏先生,你待如何?”

宿耕星在旁道:“晏清此人,于营造之术上举世难寻,都护大人既是要修径关,还是应将此人带上,我虽不知当年发生了什么,但晏清此人,光明磊落,这三年中,他虽隐藏身份,却是尽心竭力辅佐都护大人,如今所说之话未尝没有负气的缘故,唉……司州大人便人尽其用罢。”

岳欣然默然一阵,却将另一件事说来:“我命王登往西域,却是去清查了另一件事,当年径关大火,始终疑点重重。莫重远将军身为成国公安插于北狄的内探之首,被识破身故之前,却给都护大人留下了一个‘荼’字,彼时我只以为他是在提点我们不可轻易与北狄进行这茶砖交易,现下想来,成国公筹谋北疆三十载,莫将军身负重望,内情只怕并不简单,那个字恐怕是他留下的最后线索,指向某些人或者事,只可惜,王登却没有寻到头绪,此番,我会命他再去追查。乐姬,毕竟是莫将军带到北疆的,世上之事,没有这般巧法。这位晏先生是不是也知道当年的事情,只是我看他情形,是绝计不肯说的了。”

姬澜沧亦是默然:“既然悯民说到乐娘子与他或有亲故,这些年晏先生踪迹或许不好寻,但乐娘子在魏京过往却或许有迹可许,我亦会托人打探。”

宿耕星正色道:“那老燕子,现下司州大人只管使唤,使唤不动了我去收拾他,”思及今日情形,宿耕星顿了顿道:“纵我收拾不了他,还有乐姬呢!若待二位查明当年原委,径关大火确有这老小子的过错,我就先饶不了他!”

不管今日晏清看起来再如何冷情绝意,宿耕星心中,始终当他是昔日同僚至交。

岳欣然宽慰道:“宿先生大不可必将事情往坏处想,以晏先生身份隐瞒之紧,这些年中,若他真想对大魏不利,有千万次机会可对都护大人动手,甚至只向北狄递递消息也够了。我们现下追查,不过是想弄清当年之事。”

宿耕星点头道:“既是我向司州大人力荐的他,此番北上,我亦随行,多盯着他些罢。”

见他执意如此,岳欣然便也不再推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