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财政危机(第3/4页)

姬澜沧笑道:“诸位不必如此,银钱此事虽是要紧,岳大人却是已经有了成算。”

这样大一笔银钱,岳大人……难道还能点石成金不成?

司州大人一贯的信誉在此,这样大一笔债务,竟全没有人质疑于她,反倒目光炯炯地盯着岳欣然,期盼她赶紧给个交待。

岳欣然却是失笑:“三日之后,我会将韩、薛、白三位当家的一并请来,至少眼前这二十五万石欠帐,我会先给个交待,至于今岁还需要筹集的钱粮……我权且卖个关子,这几日,诸位大人也尽可多想些主意。今日本来召集诸位前来,却是还有一事。”

众人一怔,没钱这么大的事情不接着商议,还有什么事比这更重要?

姬澜沧却是会意,他只默然不语,静听岳欣然吩咐。

“诸位大人,镇北都护府成立至今,可谓筚路蓝缕举步维艰,我犹自记得陛下离去之时,陆都护麾下除了三千黄金骑,放眼亭州,竟再无可用之兵,府库空空荡荡,亭州城下却围满了奄奄一息的流民,前有杨李之流的寇首,后有孙刘不服气的挑衅。

如今再看亭州,十万边军归附,丰安欣欣向荣,三亭已经收拢,雍安也已经在望。如今局势再难,能比年初更难吗?”

众人听得渐渐入神,是啊,如今回望……不过短短半岁,镇北都护府竟已经走过了那么远的路,原来一穷二白的情形还历历在目,现下比之当初,简直是天上地下。

宿耕星不由重重一拍桌案:“司州大人说得对!往下再难,还能比当初更难吗!”

黄云龙亦是连连点头,暗想他们一群男人,竟还不如司州一介女娘有豪气,那般险的路都走过来了,前路再难……怕它个鸟啊!先上再说!而且司州大人不是说已经有主意了吗!怕它个球!

岳欣然笑道:“我说这番话,是想想提醒诸位,镇北都护府能有今日,遍地荒芜白骨,到如今的繁华安定,诸位皆是其中功臣,亭州能有今日,与诸位宵衣旰食有莫大的关系。前路虽难,可诸位莫要妄自菲薄。”

众人不由再次听得怔住。

岳欣然起身道:“到得现在,咱们这司州衙门也算初初有了模样,诸位既于镇北都护府有功,接下来都护府还要继续前行,少不得诸位鼎力臂助,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诸位的司职,也是时候重新拟定了。”

到得此时,黄云龙才恍然大悟,为何今日要召他们前来,说明前路难行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叫他们坚定身上的职责与信心。

“方文方大人。”

方文一怔,万万没有想到岳欣然会第一个叫到他的名字,他的心脏怦怦直跳。

“丰安新郡如今虽是欣欣向荣,却根基实差,百姓多自流民而来,尚缺教化,安民官虽能团结乡里务实肯干,却终究人数过少,千头万绪,极需上官导正指引。丰安郡府的设立,已是势在必行,但如今,丰安情形方大人您也看到了,人少钱少,事多活多,您可愿出任镇北都护府丰安郡守一职?”

方文难掩心中激越,论常理,由一州功曹转任一郡郡守,虽是平级,但因功曹掌管钱粮,却隐有贬谪之意;但如今,方文心中知道,功曹之职已经形同虚设,丰安新郡却正是百废待兴,正是他好好表现之时!

他立时起身大声应道:“但使司州大人不弃,下官定当肝胆涂地,爱民如子,不负大人所望!”

姬澜沧微微颔首,丰安不只是因为田地划分、安顿流民的缘故,更是与北狄交战首当其冲的腹地,人心安定实是紧要,要寻这样一个人,并不容易,难得方文是个明白人,“爱民如子”四个字,正是岳大人要听的。

岳欣然点头:“邓康邓大人。”

邓康不由也是一愣,他素来行事内敛,极是沉默,在方文被任命之后,他被叫出来却又是为什么?

“我镇北都护府之地,饱经战乱,斯文实失,民间童儿不知三千,少年郎君不读诗史,此事长远来看,百害无一利,非但会使治下道德有失,更将使都护府他年无才可用。若按典学从事原本司职,只负责学子教化之事,于如今的亭州而言,这远远不够。

我拟设立北明学宫,邓典学,你除原本的教化之事,向诸州招募良医、蒙师之外,还可广揽人才,学宫之内,有教无类,由诸位夫子设立不同学科,不只是诸子百家,经史子集,先时我们与安民官集训的那些课程,也都一一验证了十分有用,皆可纳入课程之中,鼓励诸位夫人在不同领域研究开课。同时,自都护府治下所有青年学子中选拔优秀者进入学宫,允他们边学边实践,可到丰安诸郡参政议事,再回学宫结业,其中优秀者,或入各郡官学、蒙学,或直接出仕,双向选择,自由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