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一更(第2/3页)

清亮娇脆的嗓音合到一处,竟如光华自楼上倾泻下来,坐在围栏内指点轻蔑的、场外议论嘲笑的、纯粹看热闹的,所有人竟情不自禁静了下来。

这个时代一样是有音乐的,但那有的是关在世家豪族深深庭院内的,与寻常百姓无缘,有的是田间街头信口随唱的,抒发心意却无甚讲究。

极少有人,将这样结构完整、整齐排演过的乐曲面向公众演唱,就是家中蓄了歌伎的人家,也必须承认,这美妙的歌喉、活泼的形式,颇叫人耳目一新。

便在此时,整齐的男声响起:“莺声呖呖逊晴娘~”

女声接着唱:“早花吐芳华~”

男声接上:“春花烂漫亦黯然哟~”

听到这一段,大家都听出来了,这是在夸一个叫晴娘的小娘子呢,她歌儿比春莺唱得好,生得比花儿还漂亮。

比喻浅白,大家都听得明白,那些世族之人亦在暗自想,写得是粗浅了些,可也算别有趣味吧。

便在此时,一道激越清澈的女声仿佛九天之上直直坠落,然后又清浅低婉,极其动人,听得所有人眼前一亮:“十五芳华龄,不肯轻抛却!与春共颜色,只怕花落犹不知……”

然后,楼上绿带拂动间,花瓣纷纷洒下,竟好像真有那么些春日百花齐放的意味,一个小娘子就那样轻盈地唱着歌儿出现在楼上,她还是云英未嫁的打扮,身形窈窕,顾盼生姿,就像大家最喜欢的那种小娘子,漂亮又聪明。

楼下众人瞧得分明,呀!她眉宇间似喜还忧……原来她就是晴娘!果然又好看,又好听,只是她愁什么呢?那看过几本书的便心中明了:“这小娘子是愁嫁了吧,花落犹不知啊……”

果然,只听台上晴娘轻轻跺脚,咬着嘴唇道:“不知道阿父会给我相中哪一个良人,哎哟~”

小娘子羞不可抑地捂住脸,全然就是一副沉浸在少女心事的羞涩期盼模样。

台下百姓看得住了,半时有人大叫:“晴娘嫁到我家来!”

马上有人唾了他一口:“你是什么人家!也不怕辱没了晴娘!”

“莫吵了莫吵了!都听清晴娘说什么了!”

嗡嗡之声中,锣鼓大作,底下再次安静下来。

然后,有一个威武的中年男子与一个少年郎登场……

剧情一幕幕走着,大家渐渐知晓,晴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小书生,还有一个远远来求亲的小郎君。

小书生说话羞涩,可待晴娘也是真的好,小郎君英武不凡,对着晴娘之父说,将来定要当个大将军,为晴娘博个诰命。

百姓此时已经顾不上什么楼上楼下了,很多人坐进栏杆里,也甭管什么你穿着锦的贵人,我是身着麻的百姓,前后左右,大家吵得不可开交!

“晴娘就该嫁给小书生!看他多体贴啊,成亲后必是知冷热的贴心人!”这是有过经验的过来人。

“待晴娘好就该嫁吗?嫁过去吃糠咽菜吗?晴娘别听她的,嫁给小郎君,将来当个将军夫人,使奴唤婢的,岂不自在!”这是有过切身之痛的人家。

“哼,若按我说,自然合该是门当户对,她阿父有什么好犹豫的!”这……明显就是同世族沾亲带故的门第。

前后左右讨论剧情,所有人眼珠子却都盯着楼上晴娘的喜怒哀乐而不可自拔,这一幕令许多后头赶来的人大惑不解:“这是干什么呢?”

旁边的人不耐烦道:“莫要说话!不知晴娘她阿父给她选哪一个呢,若是我家阿云,我定会选那小郎君,看起来高高大大,定能护晴娘周全……”

后头赶来的人一头雾水盯着台上,可是,要不了几时,也被楼上晴娘之父的决定给吸引了注意力:哎哟,是啊,这两个看起来,那个高大些的是要可靠些啊……

无数人或站或坐,抬头仰视那小小高台,这一刻,忘却了所有,沉浸在那唱词旁白的故事中,在背景音乐之下,被一个小娘子的喜怒哀乐沉沉浸染,所有人都如木偶般,这个人群的范围,以这小小高楼为中心,不断在扩大。

那十来家铺子的掌柜奇怪极了,往常这时辰,铺子里必是已经满了,怎么这时候还没什么人进来?

而高台之上,晴娘的亲事终于定下,张灯结彩嫁过去了,角色退场,底下却爆发出强烈的议论:“啊!她阿父也未免太势利了些!小书生真是凄凉……远走他乡……”“唉,可却也能理解吧,小郎君家世好些,晴娘也能过得周全些……”“呜,晴娘要与小郎君好生过下去啊,不然小书生这般痴心真是太可怜了……”

观众议论纷纷中,锣鼓声再次响起,所有观众登时精神一振,现在所有人都渐渐晓得,这锣鼓声,就是晴娘再次上台的征兆!虽然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们,什么叫戏曲,什么叫舞台,什么叫角色,什么叫故事,可是,人类喜欢故事的天性令他们对这故事仪式无师自通,并深深沉浸其中、情绪随之起伏而不可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