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江湖 第五十七章 人道(一)(第2/3页)

十方也合十道:“贫僧今日在城楼上以观世音慧眼神通小心查看,也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人。可惜贫僧于这门神通修为甚浅,如此作为也只能说是聊胜于无了。”

“那小子只能呆在这里等两位的消息,还不要惭愧死了。”小夏苦笑。他和明月两人帮不上什么忙,就只能在这天师观中干等着。

“哪里,若没有夏道友几日前一语点破地灵师的图谋,我们现在也是两眼一抹瞎。如今多少也算是有的放矢。想不到地灵师当真是有人前来接引,还是和魔教有牵扯之人,只是不知是雍州来人,还是……”

言语间,张御宏的脸色越来越沉重。原因就是两日前无意间在这宏景城中发现了几只阴魂蜂。

阴魂蜂是用人的阴魂培育而成的细小妖兽,没有丝毫战斗力,即便是对普通人来说也没什么威胁,但却对指定的气息异常敏感,也便是专门用来寻觅指定目标的。这东西培育不易,又是从魔教流传下来的秘法,极犯江湖忌讳,寻常间很难见得到。但是偏偏在这时候出现了,立刻成为了小夏那个猜测的有力佐证。

其实苦守在这宏景城中防备也算不上是什么好办法,地灵师一旦重新换个地方闹出场风波来,他们也只能被牵着鼻子跟着走。但在全无头绪的状况下,如今这样也只能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说起来,地灵师在那巫溪县城的地下水渠之中,确实曾经问过贫僧和夏道长有关魔教之事。”十方这时候也合十说道。“贫僧得知地灵师身份之后也觉奇怪,魔教不过前朝才应运崛起,距今不过两百年,无论教义还是道法都只限于人道,地灵师身为非人,何故会有兴趣。”

“魔从心起,妖由人兴。若非人,又哪里来的妖,哪里来的魔。”张御宏重重叹上一口气,对着十方和小夏明月拱手。“地灵师若是有了强援在外,那又不知道难对付了何种地步。人之狡诈难防又更甚于那只有蛮力的蛇妖百倍,如今我也只有仰仗三位了。”

“阿弥陀佛,降魔伏妖便是救人于水火,贫僧义不容辞,张真人何必多礼。”

“张真人客气了。”小夏也只能苦笑着拱拱手。天师教如此大一个庞然巨物,堂堂的道门祖庭,张御宏在面对这样的重要关头却只能借助自己三个外人的微薄之力,当真是有些好笑。不说龙虎山上的那位张天师了,就是这宏景城中的那个云通道人行事都没一点道门中人,或者是江湖中人的风范,一边隐瞒掩盖真相一边大肆宣扬假象来赚取名声也罢了,居然还曾经来央求张御宏不要说出他也知晓了地灵师真相这事。给小夏的感觉这简直就像是那些惯于欺上瞒下的小官吏,趋利避害是一把好手,但要靠他们去办什么实事难事那便是千难万难。

“对了,说起那位天师公子张恒亮,在下觉得最好还是想办法将他劝回龙虎山去。面对地灵师,谁也没空去照看这位张恒亮小道长啊。万一有个闪失,张真人如何去向张天师交代?”小夏这两天最为担心的就是这事。在这等重要的时候还送来个拖累,当真是要人老命。

“天师有令,贫道也是无法。”张御宏微微摇头,神色落寞,眼中有些不可名状的东西淡淡闪过。“贫道这一身道法都是从龙虎山来,身为张家子弟,家中的规矩更不能不守,所以对天师之意也只有尽力而为,就算是身死道消,也只当是将这身本领还给张家先祖罢了。”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小夏心中掠过这句话,不过却没说出来。

“阿弥陀佛,张真人果真是方正君子。”十方却把这话说了出来。“如此坦荡磊落,恪守本心,果然只有这般心性才能将天师教正一道法修炼成百年来第一人。便是张真人身在儒门,也必定是闻名天下的一代大家。”

“大师谬赞了。”张御宏连忙摆摆手。又不禁叹口气,神色间一片落寞,喃喃道。“正一道,若不能正,若不能一以贯之,又如何成道?无论儒门道门,立足在世也必定是求一个堂堂正正,可惜这道理慢慢地就没人记得了……也许真武宗说得不错,其实三教本一,闹得宗门林立相互敌视,还生出这许多恩怨来,便是因为在这人道中逐渐等而下流之故。不管我们修的什么道法学的什么学问,若没有跳出其间的大决心大毅力,也就是在这人道洪流中身不由主随波逐流的可怜虫罢了。”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十方不知想起来什么,也面色涩然地连声颂佛。

“夏道士,什么是人道?什么是人道洪流?”明月偷偷地凑到小夏耳边来问,话语带出的热气让小夏感觉耳中直发痒。“我看张真人和小和尚都很不开心,心里很不舒服,但又无可奈何……反正我说不清楚,感觉他们自己也说不明白……是什么不好的东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