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尧山大捷(第2/3页)

陈海此时也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魔猿城、白鹿城都百废俱兴。

拓跋部虽然暂时没有了什么动静,但还有八万精锐在,难保他们不会杀一个回马枪。

好在无论是猿跳峡或白鹿峡,人力并不欠缺,紧急修缮城墙缺口算不上多难之事,唯有苍遗和沙滦两位妖胎境绝世强者,所留下的战场有些让人头疼。

两个妖胎高手在没有施展全力的情况下,硬生生的把上千步的城墙毁得连墙基都不见了。

不过,眼下魔猿城挟大胜余威,却也不怎么怕敌军还敢强攻过来。

蒙兀等诸多部族,经历此次血战,与铁崖部也是近乎彻底融合到一起。

剩下的就是如何收编白鹿城的两万多降卒了。

陈海要铁鲲正式成立铁崖军,将克烈部、拓跋部的本族战兵约八千余蛮勇都剔除出来,贬为囚奴,用于开矿、修道、筑城等苦力活,其他一万多附从于克烈部、拓跋部的中小部族降卒,直接强行打散,编入铁崖军,胁裹他们一起作战。

另外,铁鲲还将从蒙兀诸部之前参加守城的两万辅兵,也都正式编入铁崖军,将兵力增编到六万人——拿下白鹿城之后,缴获近三万副适合蛮勇装备的兵甲,铁崖军此时的武备,甚至要比魔猿城血战之前,还要精良一些。

敌军已经没有能力再封锁尧山外围,后期陈海还能借铁崖部的商队,运入一批淬金级兵甲,继续加强铁崖军。

为解决铁崖军诸蛮将指挥体系、斥侯体系不强的弱点,陈海调六七十名都有辟灵境修为的精锐武官给铁鲲,分派给铁崖军千夫长以上的蛮将充当参军;而短时间内,张雄也将直接给铁鲲担任参军,协助铁鲲处理尧山的军政事务……

人族将卒也保持六万人编制,暂时不宜树起龙骧军的战旗,目前伪称为铁崖军第二大营,以乐毅、周钧、韩文当等人为正副都尉指挥使。

往后,将血魔峡以南、以东的尧山大部区域,都划为铁崖诸部族人的栖息地,唯有血魔峡往北到北崖、往西到白鹿城,作为近十万人族暂时的栖息地,以便在陈海正式将十万人族及六万人族精锐南迁之前,能互不干扰。

同时,还从铁崖诸部挑选一些年轻族人,编入匠工营,以便将来人族人马南撤,铁崖部在尧山还有能力炼制兵甲战械以及其他的生产、生活工具,甚至考虑在北崖建造大船,即便是春夏季,都能深入瀚海捕捞海鱼,补充食物的不足。

陈海北上之后,筹谋了这么久,眼下终于事成了大半,心下也是大畅。

这时诸妖都回地宫休整,难得他自己一个人独处,就飞上魔猿城旁的一处孤峰,享受着难得的清净。

孤峰上,风吹的大了,吹得陈海衣袂翻飞,他眯着眼睛,看到远处拓跋部前锋大营一缕烟尘荡起,远远的往东北去了。

尧山的局势一直都游走在悬崖边缘,是以陈海并不能将视野放到那么远的地方,对于阎渊现下的进展,他也不敢过于判断。

阎渊能拿下沁海渡无疑是对于眼下局势最为有利的,但是一旦出了差错,让拓跋旗带着八万精锐从容东归,在他们收拾完内部局势之后,赤眉湖面临的就是拓跋部的疯狂报复。

到时候说不得就要动员龙骧大营的资源,前去接应这几十万黑燕军残部撤到潼河以西,在尧山以南、天水以北,另找一处栖息地定居。

无论是从龙骧大营出身还是陈海对于血魔大劫的筹谋,陈海都不会允许这几十万人族葬送在赤眉湖畔。

……

在沁海渡南面数十里处,夕阳似血,照着戟横枪立的战场,再远处,几十个妖蛮在亡命奔逃,阎渊侍马而立,身后的数千精锐虽然铠甲有些凌乱,但是气势依然。

三日内,阎渊亲率五千铁骑数千里奔袭,先是大破蛮将曲塔所率的两千精锐,然后又分兵两部,在沁海渡的外围,横扫那些前来支援的小部落兵马。

小部落兵马原本就没有什么斗志,只是迫于拓跋、克烈两部的淫威,不得不派兵参战,这时候看到黑燕军的拦截,大部分人马都是一哄而散。

这些妖蛮,黑燕军不会去为难他们,毕竟他们最大的目的还是阻挡援兵,等后续兵马赶到后再强攻沁海渡。

然而也有些想着建功立业的部族却不会这么想,他们试图集结起来,想要闯过黑燕军的封锁线。

毕竟在他们年轻的生命中,见过的人族大多是那些颤颤巍巍的奴隶,认为只要集结足够多的战兵,就会给这些肮脏懦弱的、只配做奴隶的人族一些颜色看看。

对于这些蛮族,黑燕军会用手中的尖矛和生死之间历练出来的经验,给他们狠狠的上一课,而代价就是他们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