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泰的来信(第2/2页)

“等了这么久,终于有消息了。”

杨纪心中突然变得急迫起来。当初王泰和自己约定,等回去之后,就会极力向朝廷推荐自己出任“苍墟城”的将军,去实现自己在文试策论中提到的平定苍墟城混乱的方法。

这件事情如果做好了,对自己就是巨大的功绩。而且能够极大的节省自己从“武举人”到“封将”的时间。

仕途之中,年轻就是资本。一个年纪轻轻,成绩斐然的将军,在仕途上就是巨大的资本。就平步青云,进入核心的入场票。

如果二三十,三十多才能做一个普通的武将,恐怕自己一辈子都只能徘徊在低层的武将中的。

“时势造英雄”,这样的机会是很难遇上的。自己已经拿到了“武举人”的功名,如果再在“苍墟城”做出业绩,就能省去别人需要十多、二十年才能获得的成绩。

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拧开金属筒的盖子,杨纪从里面取出一张长长的,卷得圆圆的信纸来。迅速瞧了一眼,杨纪立即扫到了王泰的专属将军印章。

这种东西是假冒不了的。

“字示杨纪:

琅琊郡一别,已有数月,别来无恙?……”

第一行熟悉的字迹,就看得杨纪眼热无比。

“不知道苍墟城的事情怎么样了,他这个时候来信,难道是已经成功了?”

杨纪心中激动无比。

战胜张仆之后,自己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王泰这道“东风”这个时候就来的。王泰在军方的老将军,声音能够直达天听。

而且在王泰身后,还有一位军方的大人物支撑。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王泰给杨纪的感觉,一诺千斤,说一不二,他即然说了推荐他去苍墟城,这件事情就一定会办成。

继续往下看去,果然,王泰提到了“苍墟城”的事,杨纪心中大喜,这件事情果然有眉目了。

不过只是看了数行,杨纪心中就沉下去,而且脸色越来越差,最后捏着信纸,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怎么了?”

房间里传来一个苍老的问询声,声音中透着点点关切。杨纪抬起头来,只见一道熟悉的身影站在身旁。铁冠派“张长老”不知什么时候走进了房间里,目光正看着自己。

杨纪沉吟片刻,没有太多的犹豫。就把手中的信纸递了过去。铁冠派的三大长老是少数一些杨纪可以信任的人。

王泰这件事情也没有必要瞒着他们。

和杨纪想像的不同,王泰将军这封信不是来通知万事就绪,让他准备去经略苍墟城的。恰恰相反,王泰将军是来告诉他一个坏消息的,——事情出了变卦!

琅琊郡一别,杨纪和王泰约定之后,就各奔东西,进行着各自的准备。杨纪积极的提升实力,同进参加洲府中的“举人试”。

而王泰也践诺着他诺言。

回到帝京城,王泰叙职之后,就开始按照约定,动用各种关系,积极的为杨纪经略苍墟城奔走、运作。其中就包括向各位军部的将军、王侯、大佬推荐杨纪写的那篇平定“苍墟城”的文章。

“苍墟城”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边陲城池,或者某个陷入混乱的问题城池。如果仅仅是这样,天下间这样的城池可以找出成千上万个,苍墟城也就看不出有什么特殊之处了。

杨纪的文章也就没有丝毫的特异之处,更加不值得将军王泰这么大力去推荐了。

“苍墟城”只是一个小城池,但是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的战略意义非常特殊。它是深入蛮族疆域最深的地方,也是遭受袭扰最厉害的地方。

在那里的将军和士兵死亡率特别高。

最多的一年,朝廷就曾经派谴出了七位将军前往那里,全部被蛮族高手行剌在那里。“苍墟城”是大汉皇朝的前营岗哨,更是朝廷在西边的纵深行营。

它所面临的困难,都极具代表性。

如果杨纪能够解决了“苍墟城”的困境,那么西北边陲几十上百座这样的城池面临的困扰,也能同样迎刃而解。

更重要的是,大汉皇朝在西北的蛮族疆域已经几百年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了。如果杨纪能够解决苍墟城的问题,那么朝廷后顾无忧,就又能够以“苍墟城”为前进营地,进一步的向蛮族疆域纵横前进,拓展势力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