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燃眉之急(第2/3页)

“替人写对联,可不是你们读书写字,随便写写划划就行了,而是优中取优,从字写得好的那批人里面,挑出写得最好的那批人,然后才能赚到钱。许多熟读几十年诗书的老先生都吃不了这口饭,更别说是你一个小娃娃了。这种钱真要那么好赚,街上早就堆满人了。”

老掌柜一脸善意道:“所以,听我一句劝,先考虑清楚然后再做决定。”

“这老掌柜倒是一片好心。”

杨纪在最初的惊讶过后,渐渐安静下来,眼中露出感激的神色。

姜是老的辣,老掌柜的见识不能说不高,杨纪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说的有道理。

“可惜,我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寒冬将至,这十几天的时间,我要是赚不到足够的钱,到时候大雪封山,天寒地冻,我和老管家只有死路一条。——这一行虽然不好做,不过论书法,我也自认不差,无论如何都得试上一试。”

杨纪心中这般想着,很快下定了决心。

“掌柜的,谢谢你。不过,还是麻烦你帮我把这些东西打包吧。”

杨纪一脸坚定道,在多交了一枚铜钱后,便肋下挟着那叠宣纸,在掌柜惊异的目光中走了出去。

“这个年轻人……还真是不简单。”

老掌柜望着杨纪的背影,目中熠熠惊奇……

……

市集在镇上西北的方向,年关将至,也是人流最多的时间。

虽然心中早有预料,这趟不会很容易,但当杨纪赶到那里的时候,还是禁不住心中一沉。

文房店的老掌柜虽然提点过他,但市集上的先生人数还是比他预料的多得多,汹涌的人流中,十几个文气极厚的老先生摆开了摊子,星罗棋布的散布在街道两旁,正挥毫铺墨,替人写着新年对联。

这些人书法都写得极好,如瀑布,如烟云,如奇峰,如险川,即便是以杨纪的目光,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人在书法上浸淫极久,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十几岁的少年能比的。

“这下有点麻烦了。”

杨纪眉头抽搐了两下,感觉有些头疼。

在人群里,他甚至还看到了几个大家族的西席。这些人浸淫经书、字画几十年,造诣名望非同小可。

“我掺和进来的时间本来就晚了,现在还有这么多的老先生和西席,僧多粥少,写字赚钱的想法,现在看来有些棘手了。”

杨纪些时也深感知易行难,养家糊口绝非易事。

杨纪自认书法不差,同龄人之中难有比肩。但是和这些老先生比又是另一回事了,不过,杨纪绝非轻言放弃的人,眼前的局面反倒激发出了他心中年轻人的傲气。

背着笔箱,杨纪在人群中转了转,四下打量比较了一番。

“我练了八年多的字,从来没有懈怠。虽然还比不上那几位西席老学究,但也要超过这里大部分的人。只要努力一点,在年关之前,未必就不能赚到足够的钱。”

杨纪顿时心中大定。

随后,杨纪讨价还价,以一个铜子十天的价格,在一家弓店前租下了一个铺位。甚至桌椅和幡旗都一起附赠了。

“这回真是一贫如洗了。”

杨纪摸摸囊中,干瘪瘪的,不由苦笑一声。

第一次在街上卖字,杨纪心中难免紧张。

“开弓没有回头箭,无论如何,我都要筹集到足够的钱。”

杨纪定了定神,解下背筒,摊开一张宣纸,细细的磨了墨,准备写上第一副对联。这叫“门楣”,是向周围的人展示自己书法功力的,并没有太大的规则,所以选择空间很大。

看到人群中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要写对联,周围的人啧啧称奇,很快就吸引了不少目光。

杨纪也不急躁,待墨汁均匀后,这才提起笔杆,微一沉思,立即胸有成竹。

“云喷笔花腾虎豹。”

杨纪笔走龙蛇,或勾或皴,很快写出了上联,顿了顿,下联也很快出来:

“雨翻墨浪走蛟龙。”

“可惜了两张宣纸。”

杨纪心中暗暗惋惜,这副门楣是卖不出去的,杨纪现在穷得很,身上一下子浪费了两张宣纸,自然有些心疼。

两联写完,杨纪吹了吹墨迹,很快挂在了身后幡布上。这字一出来,立即在周围引发了一阵叫好声:

“好字,这笔力快比得上几位老先生了,厉害啊!”

“这副对联没有听过啊!应该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吧?厉害厉害!”

“这小伙子有出息,比我那家强多了!”

……

周围一片喝彩,他们虽然是门外汉,但也看得出来,杨纪的字笔力雄浑,很有风骨和美感。

“这副字……有点门道。”

几个卖字的老先生也不禁多看了两眼,和那些粗人不同,他们看得又深了一些。杨纪书法确实出色,但也只是相对同龄人而言,真正让他们侧目的是那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