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朱维舟(第2/2页)

说到这,老汤停下没继续说。宋朝援心里却明白老汤后面的意思,无非是说郑国元推荐人推荐错了的确有责任,可这个责任也不能全让郑国元去背,虽然郑国元看错了人,可集团最终还是认可了他的推荐,尤其是宋朝援作为盛华的掌舵人点了头,从这点来看,郑国元的责任最多也只能说是一半而已。

要是换个人肯定不敢在宋朝援面前说这些话的,可老汤不同,他是宋朝援的老部下,也是搞了一辈子劳资的人,而且现在已经都退休了,说实话司特实际上已经和老汤扯不上太多关系了。所以有些事别人不敢劝,可老汤敢劝,再加上老汤很了解宋朝援,只要说的有道理,宋朝援这个人还是能够听得进去的。

宋朝援昨天和年轻人聊过后心情就一直不好,他原本第一个想法就是打算把电话打给郑国元,质问郑国元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可最终,宋朝援并没联系郑国元,而是联系了老汤,从这点来说,宋朝援对郑国元是有着怨气和强烈不满的。

可现在老汤的话让宋朝援反思了起来,正如老汤劝的那样,郑国元的确有责任,可这个责任不能全让郑国元来担。当初同意郑国元的推荐让对方接班的是宋朝援,从这点来说宋朝援也有责任。

人心的确是很难看透,这点宋朝援承认。再回想到郑国元这些年在司特的辛苦和成绩,宋朝援心头的怒气也渐渐消了,他沉默了许久,点了支烟抽了半截,最后点头同意了老汤的意见。

朱维舟,现在是司特的一把手,他也是接替郑国元的那位。

说起朱维舟,他进入司特工作也好些年了,朱维舟虽然不是司特刚成立时的老员工,但他却是进入司特的第一批大学生。

那还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时候,朱维舟从金陵大学毕业后原本是打算服从分配去国企工作的,但当时因为成立不久的司特和金陵大学有合作项目,朱维船跟着导师接触了司特这边,对于司特的情况比较了解。

司特虽然不是国企,只是合资企业,但司特却是金陵的第一家合资企业,而且司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当年宋朝援求贤若渴,不仅和地方合作成立了技校和中专,培养自己的人才,还是金陵第一个公开向社会招聘的企业,包括在校招聘的合资企业。

由于对司特有了解,再加上司特开出来的待遇收入都很不错,朱维舟也就成了当时第一个“吃螃蟹”的大学毕业生,以应聘的方式进入了司特工作。

因为朱维舟的大学生身份,他从进入司特开始的起点就比别人高不少。按照司特的入职流程,朱维舟先在司特下属的工厂锻炼了半年,随后就调任总部工作。

在总部,朱维舟最先是在管理部工作,负责总部和下面各厂的协调工作,这个工作很繁琐,但也锻炼人,朱维舟在这个岗位上干的不错,没两年升成了主管。

接着,朱维舟去了沪海分公司,担任了沪海分公司的部门经理,在沪海干了三年又调回金陵总部,随后升任金陵总部产业事业部(饮料)的副总监。

在饮料事业部干了两年半,朱维舟又去了方便面事业部干了几年总监,随后再从事业部调任总部成为了总经理助理,也就是当年郑国元的助理。

接下来跟在郑国元身边好几年,从总经理助理一直干到集团副总,这一步步走来可以说很是顺利,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朱维舟就获得了巨大人生成就,更因为其能力深受郑国元的信任。

郑国元退休之前,向宋朝援特意推荐了朱维舟,宋朝援对朱维舟这个人也是有印象的,觉得这是一个有文化有想法也有能力的年轻人,在考察一段时间后同意了郑国元的推荐,郑国元退休前半年朱维舟已经是常务副总了,这个职位非常重要,可以说以当年郑国元的例子,成为常务副总基本就是未来接替总经理的必经之路。

最终,朱维舟如愿以偿,在郑国元退休的时候顺利坐上了总经理的宝座。

一晃就是两年过去了,现在的朱维舟在司特总经理的位置上坐得稳稳当当,尤其是郑国元退休前后,一大批最早司特成立时的老人陆续也年龄到岗离开了司特,这些人的离开也给朱维舟顺利掌握司特大权有了很好的机会,再加上朱维舟这个人非常聪明,又善于处理人际,现在的他在司特可以说是大权在握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