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拒绝合作(第2/2页)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和未来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暴雷都是例子,未来的发展也证实了这点宋朝援当初让宋阳明对房地产业进行判断,同样也是用这种方式来提醒宋阳明,别被眼前的丰厚回报迷惑,更不能盲目扩张,因为巨大的利益同样有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负债率过高的风险性必须控制。

而且这几年,房地产的利润已经不如从前的,主要是开发的成本和回报渐渐不成比例。在之前,开发成本是较低的,相对回报也高,只要搞定开发资金问题,哪怕没有充裕的资金通过银行贷款也能把项目运转起来。

但这些年,开发成本无论是土地成本还是建筑成本都在不断上升,从而导致利润的下降。再加上许多地产公司为了获利到处拿地,然后再反复抵押形成了高负债率,一旦暴雷可想而知。

不过李家父子的操作手段要聪明得多,虽然李家父子在内地的拿地也不少,可实际真正投资开发的却没几个。李家父子的是通过李家企业的名声和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然后再针对所要的地皮捣鼓出一个看似前景丰厚的计划(规划),然后再用这种方式把所在的地方炒热,从而拉动地价的上升。

等到其他地产公司蜂拥而至,在周边地区投入后,李家就开始可以收割了,这时候或以合作方式,或在开放期限之前进行地皮转让,不用投入多少资金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利丰厚,这种手段看起来简单,却不是普通公司能做到的,因为其他公司根本就没李家那么大的名气和地方的支持。

刚才徐慧给宋朝援的那份文件里的内容看起来很寻常,无非就是一个商业合作的项目。

这个项目表面上是小李总提议和盛华在沪海的商业合作,两家联手对沪海去年刚制定的副商业中心进行投资,从而打造一个颇具规模的新地标。

可宋朝援一眼看完就没了兴趣,因为他很清楚这个所谓的副商业中心和新地标是怎么回事,前世的时候李家的确是这么干了,可最终在几年后李家直接把拿下的地皮套现走人,从而落得一地鸡毛。

最终,这个所谓的副商业中心和新地标直到宋朝援离世那天也没建成。

“慧姐,你去告诉李先生这个项目我们盛华就不掺和了,如果李先生或者李老先生看上了我们盛华在那边的地,直接开价就行,只要价格合适也不是不能谈。”

徐慧笑着点点头,她来找宋朝援之前也是这样想的,李家在香江商界的名气虽然很大,可实际上名声却不怎么好,老李就不说了标准的奸商一个,小李也是一脉相承,在商业中,尤其是地产业中手段百出,和李家合作并不是件什么好事。

“那行,我就这样回复他们了,如果对方肯报价后我再给您汇报。”

“可以,就这样吧。”宋朝援点点头,见徐慧起身准备离开,宋朝援想了下喊住了她。

“慧姐,我记得您儿子丹尼尔前些年从英国回来了?他是学商科的吧?现在在哪工作呢?”

徐慧略有意外,不过她还是告诉宋朝援自己儿子学的是商科,现在在香江的一家规模不大的英资公司上班,职务还算不错,算是公司的高层。

徐慧早就再一次成家了,后来找的丈夫不是商界的同行,也不是香江的富家子弟,而是一位香江大学的教授。这点倒和露丝当年差不多,她们都是女强人,却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也许是在商界许多事看多了,找商界或者富人圈子里的丈夫有着利益上的不足,相反找教育界的人士,虽然钱没她们多,可社会地位高,而且双方平时也不会有这方面的冲突,反而更合适作为伴侣。

徐慧的丈夫有一个女儿,年龄和徐慧的孩子差不多,两人都是二婚,婚后的感情很不错。

徐慧的儿子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了,自徐慧入职盛华后,她的经济情况就好转了许多,后来宋朝援和秦正国、李大琪商量后,直接让徐慧担任了盛华的总裁,之后徐慧又拿到了盛华的股份,从而彻底改变了她的一切。

徐慧现在不仅是香江著名的女强人,也是香江的富人之一,她在盛华的股份一开始并不多,可随着盛华的不断扩张壮大,徐慧拥有的资产也不断增加,到如今也有数亿。

财富的增加也影响了生活的改变,徐慧的儿子高中毕业后就去国外念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在国外工作生活,一年多前回到了香江。按理说以徐慧在盛华的地位,帮儿子在盛华安排一个职务不算什么,可徐慧却没这么做,所以他的儿子直接自己找了工作,这个事宋朝援也是听其他人聊天的时候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