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项目经理(第2/2页)

所以说,虽然当了房产公司项目经理,说句实话对于房地产开放包括基建方面大部分人都是半路出家赶鸭子上架,老曹同样也是如此。

不过老三届中专生的老曹能力非常强,虽然半路出家,但靠着自学和专研很快就掌握了如何当好一个项目经理,很快就在这行脱颖而出。1992年年底,沪海政府有过一个房地产项目经理的评定,老曹一举拿到了优秀项目经理的荣誉,并且由朱老总亲自给他颁发了奖状和奖牌。

这样一个优秀人才,在沪海房地产界的名气不小,按理说得到荣誉后的他理所当然是应该受到单位重用的。可惜的是他虽然名义上从项目经理再挂了个副总的职务,可实际上依旧干着项目经理的具体工作,而且待遇上一点都没变化,甚至因为性格耿直的缘故受到了单位上级的打压。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给宋朝援这边推荐了他,经过接触和了解后,宋朝援决定把他挖来盛华担任项目经理,负责盛华大厦的主要工作,同时担任张家明的副手。

虽然从职务而言没什么变化,但是从国企到盛华,给予的平台和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工资奖金就先不说了,盛华的工资待遇在沪海都属于顶尖的,沪海是全国大的城市,收入一直相比其他城市较高,目前沪海比较好的单位正常月收入大约是300元左右,最高的可以达到500元一个月,就算是普通单位月收入也差不多突破了200元上下。

老曹之前在国企担任副总和项目经理,每个月的收入在480元左右,相比普通人而言这个收入已经算不错了。可在盛华,他作为项目经理的月收入却是3000元,足足是之前工资的六倍还多,这还没包括奖金呢,如果加上奖金部分就更多了。

此外,老曹之所以离开之前的国企还有家里的原因,虽然老曹拿到过优秀项目经理人的荣誉,但作为沪海第一代房地产人,老曹家里的住房条件却实在不怎么样。

老曹家一家五口,夫妻两人和他的母亲再加一对子女,五口人住在一套小两居室内挤着,孩子小的时候还算勉强,但现在老曹的儿子已经二十出头了,女儿也过了十八了,孩子都长大了,虽然是兄妹,再加上老母亲,再这么住在全部加起来不足三十五平米的小两居室内实在是不方便。

为了住房情况,老曹曾经给单位打过几次分房报告,希望能够帮忙改善住房条件,毕竟孩子大了也要成家,家里没条件儿子谈女朋友都吃力,未来孩子结婚总不能继续这么住吧?

可惜的是,老曹虽然为单位做了好几个房产项目,从他手里建起来的居民小区不少,但是老曹的分房报告始终没有下文,这让老曹对单位领导非常不满,再加上因为工作的原因上面又刻意整他,这时候经人介绍了刚成立不久的盛华地产,盛华方面给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不仅给了老曹丰厚待遇,同时还直接给他解决了房子的问题。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吸引人才就需要解决待遇。

宋援朝深知既要马儿跑的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事天下是绝对没有的,何况作为一家地产公司,盛华目前在沪海的地产项目有好几个,除去投资最大的盛华大厦外,还有之前弄堂的改造项目和中山路地块的小区项目。

一套房子,对于以前的老曹来说是千难万难,可对于盛华来说却不算什么,宋朝援直接就给了老曹一套中山路地块的两房一厅,拿到这套比原来居住面积大了两倍还多的房子后,老曹心甘情愿来到了盛华,直接接过了盛华大厦项目。

不得不说,这笔买卖盛华是赚了的,虽然盛华地产在鹏城有不少经验,可在沪海成立地产公司并且进行地产开放,相比鹏城,沪海这边并没什么优势。老曹的到来很好弥补了盛华的这个缺陷,由于老曹在沪海地产界的人脉和渠道,再加上他作为项目经理的丰富经验,不仅使得盛华大厦顺利建成,同时还在其他两个项目中给予了极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