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肥佬强(第2/3页)

当改革开放后,这一行在民间开始多了起来,当年宋援朝从南方搞麦克镜、电子表、计算器这些玩意回沪海和燕京卖,这些东西的来历就是这样来的,因为进入内地大多靠的是水路,所以这些货物也被称为“水货”。

张斌在内地做过生意,尤其是在羊城那边混了不少时间,对于这些东西的销售和利润之高是非常清楚的。而他认识的那个小老板又恰好有自己的工厂,不仅可以生产一些仿冒的外国货,还能有路子从国外买到一些紧俏产品。

不过之前这个小老板都是和其他人合作,只是在香江本地进行销售,水路什么的和包括内地的销售他没渠道,虽然也能赚钱,但赚的是小头,大头都被中间商给赚走了。

张斌和这个小老板熟悉后就建议他自己搞,明明控制着货源却只赚一点辛苦钱,这又有什么意思呢?当小老板告诉他自己也想过这个问题,可苦于没有渠道,这时候张斌和他说你没渠道他有啊!只要小老板这边能提供货源,剩下来的他去负责,两人合伙一起干,利润平分各拿50%,不比现在好?

对于张斌的话对方将信将疑,但同时张斌的建议也打动了小老板蠢蠢欲动的心。

见他还在迟疑,张斌索性提出先直接从他手里拿一批货,至于渠道和销售由他来负责,接下来发生什么事他就不用管了,等于和以前一样只负责在香江出货就成,这样的话也没丝毫风险。

见张斌这样说,刚才还在迟疑的小老板心里就更纠结了,如果这样合作的话自己不依旧喝汤肉给别人吃了么?想了半天,小老伴一咬牙就答应了和张斌合作一起干,一个泊车仔都有这样的魄力,他为什么就不能搏一搏呢?

搞定了小老板,张斌通过帮会的渠道和自己的关系找到了合适的船老大,然后又冒着风险直接登船亲自带一批货去了一趟内地。

具体的情况就不说了,第一次带货张斌差一点出事,幸亏最后有惊无险地平安抵达。到了地方,张斌和之前认识的人接上了头,当然他不可能用以前的名字,用的还是香江身份证上的韩少强这个名字。

再加上张斌因为胖了许多又留了胡子,加上眼角的那道疤面貌大变,对方也只是以为是朋友介绍的,看过货后很是满意,直接掏钱就把他带过去的这批货全部吃了下来。

第一批货就开门红,虽然第一次带过去的货并不多,可利润着实不低。

当张斌完成这次走货回到香江后,小老板见到成果欣喜若狂,因为仅仅这么一批小货的利润就比他之前出的大货的利润还多不少,如此的暴力让他兴奋的手舞足蹈。

就这样,两人开始了正式的合作。

张斌的确有头脑,也敢冒险,还懂得和各方面搞好关系,尤其是组织大佬那边的关系。

再加上张斌手里握有内地的渠道,这个优势是许多走水货的人所没有的,几次合作下来,不仅张斌赚的盆满钵满,就连和他一起合作的小老板也发了财,至于组织内部大佬受了不少孝敬也渐渐开始重用起张斌来,提拔张斌为自己的左右手,那些古惑仔也对张斌的称呼从最初的肥佬强变成了肥强哥。

半年后,张斌成了组织的重要干部之一,他的“生意”也渐渐越做越大。

在最初了对方平等合作的情况下,渐渐变成了张斌当家作主,当然小老板那边的份子依旧留着,只是从最初的对半50%变成了30%,可就算这样小老板也心甘情愿,因为这个比例的分配依旧比他原来赚的多得多,再加上张斌展现出来的能力和魄力,小老板甚至在佩服之余还心甘情愿成了他的“小弟”。

现在的张斌抖起了,在这行中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货源也不仅仅最初的那些了。为了扩大生意,他还成立了一家公司在西贡,专门生产A货,每个月的流水简直惊人。

有了钱,张斌早就搬出了之前住的天台,直接买了一套面积不小的豪华公寓。

出入也有了豪车,还有保镖和司机。

就像之前一直跟着他的陆三喜就是张斌的保镖兼司机之一,除去陆三喜外,他手下还有好数十号人敢打敢拼,也算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肥强哥!”

“肥强哥好……”

穿着中山装,脚上的皮鞋擦的光可鉴人,留着大包头,肩膀上还搭着一件风衣,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

张斌很有派头地来到自己的公司,发达后的张斌没和普通古惑仔那样穿着打扮,反而很是另类,话说这样的打扮很有点气质,当初《沪海滩》里的许文强就是这样打扮的,张斌和许文强的差别就是一条白围巾了,而且张斌是从内地来的,对于这样的装扮觉得更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