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2/3页)



“她不会发现的,”其实她自己也没有把握,但她顾不了那么多了,“你——这几天不会——出院吧?”

“我会在这里等你的。”他很快跑到病房里,拿了一个纸包出来,塞到她手里,“好巧啊,昨天刚买的,看看喜欢不喜欢。”

她打开一看,是一段山楂红的灯芯绒布料,上面有小小的黑色暗花。她告诉他:“我最喜欢这种颜色和这种布料,你好像钻到我心里去看过一样。”

他很得意的样子:“我就知道你喜欢这样的,我昨天一看到就买下了,没想到刚好你今天就来了,我先知先觉吧?你回去就做了,来的时候穿给我看,好不好?”

她把布料卷了起来,说:“好,我回去就做,后天来的时候穿给你看。不过我现在得走了,要赶回去收钱。”

他送她往医院大门那里走,远远地,就看见了小段和他的小拖,他说:“你同事在那边等你,我不过去了,免得他看见——。他叫什么名字?”

她说:“他跟你同名,不过姓段。”

“同名不要紧,只要不同命——”

她一愣,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解释说:“没什么,有点——吃醋,怕他跟我一样——也在——追求你。”

回家的路上,静秋的耳边一直响着老三那句话:“同名不要紧,只要不同命”,虽然他解释过去了,但她觉得他那话不是吃醋的意思,而是——别的意思。

秀芳说老三得了绝症,老三的脸色也的确不大好,有点苍白,但那也许是因为他穿着黑呢子上装的关系。老三自己说他得的是感冒,好像也有可能,如果得了绝症,他还会这么镇定,象没事人一样?最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是绝症,医生怎么会告诉他呢?

只能是秀芳搞错了,或者故意这样说了,好让她来看老三的,因为秀芳那时以为她不要老三了,于是编出“绝症”的故事诳她到医院来看他。

现在她就抓住这两根救命稻草,一是医生不会告诉病人得了绝症,二是老三自己说了他只是感冒。说老三得绝症的只有秀芳一个人,一票对两票,老三应该没有得绝症。

但是他那句话怎么解释?

回到K市,小段把小拖开到一家餐馆前,说先吃点东西,等别人下班了,好去学生家里去收钱。她点点头,茫然地看着小段去买东西,几次都把小段当老三了,很想问他:先别慌着吃饭,你先告诉我,你到底是得的什么病?

吃过饭,小段就把小拖开回江心岛,带着她到学生家去收钱。他叫她把写着学生地址的条子给他,他一家一家找。她就象个梦游的人一样,糊里糊涂地跟着小段这里走,那里走,小段叫她记帐就记帐,叫她找钱就找钱,见了学生家长都是小段在说话,她只站在一边,象个傻子一样。后来小段干脆把她手里的单子和钱袋都拿去了,自己收钱,自己找钱。

一直搞到九点多了,才大致收齐了,小段把她送到她家附近,说:“我明天早上来叫你去买米。你莫想太多了,一个县医院,懂什么白血病黑血病?”

她一惊,小段看得出她在为老三的病担心?她警告自己,不要哭丧着脸,当心妈妈看出来。

妈妈见她回来了,很惊讶也很高兴,赶快来弄东西她吃。她说不饿,在路上吃了的。然后她就忙忙碌碌地把那段布拿出来缩水,用冷水搓一遍,又用热水搓一遍,使劲拧干了,晾在通风的地方,让布快快干了好做衣服。

第二天一早,小段就来叫她去买米。妈妈很不放心地看着她坐上小拖去,可能恨不得自己也跳上车去监督他们两个。静秋特别跟小段热火朝天地讲几句,因为她现在不怕妈妈怀疑她跟小段有什么事,越怀疑越好,既然妈妈一心防着小段,那她明天去看老三的时候,妈妈就不会起疑心。

买了米,小段把她送回家,把发票交给她,叫她收好,就开车送米面到农场去了。妈妈见这个祸害走了,总算放了心,又交待静秋千万不要跟小段来往。

下午静秋到学校去汇报农场工作情况,又到陈老师王老师家里去拿他们家属给他们带的私菜。都弄好了,就到江老师家去借缝纫机做衣服。做到吃晚饭的时候,她跑回家吃了晚饭,又跑回江老师家接着做。江老师过来问她农场的情况,她哼哼哈哈地应付了一下。

衣服做好了,她还舍不得走,总觉得有点什么事没办,是她想办又不敢办的事。想了好久,才想起是要问成医生有关白血病的事。她磨磨蹭蹭地走到他的卧室门口,门没关,她看见江老师坐在被子里看书,成医生在床上跟他的小儿子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