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3/3页)



哥哥在乡下的时候,爱民有时会到静秋家来拿信,因为哥哥不敢把信写到爱民家去,就写到自己家里。每次来,爱民都会跟静秋讲她和静新的故事,讲他们以前在一个班读书的事,讲静新怎么样请人去她家把她叫出来,讲班上还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孩也喜欢静新,但是静新只喜欢她一个人。

但讲得最多的,就是怎么样才能让静新招回城里来,只要他招回来了,她父母就不会横加阻拦了。静秋每天都在希望哥哥快点招回来,怕他老呆在乡下会毁了他和爱民的爱情。

现在她看到这个顶职的消息,欣喜万分,连忙跑回家去告诉了妈妈。她没敢说是从老三那里听来的,她只说听同学讲的。

妈妈听说是同学讲的,就不太相信,但妈妈觉得去问问也不是什么坏事,不做这个指望就行了。妈妈找学校的丁书记打听了,丁书记说他还没听说这事呢,不过他下次去教育局开会的时候,会打听一下。丁书记的女儿丁玲已经高中毕业了,但赖在城里没下去,搞得群众很有意见。现在丁书记听说了顶职的事,也很感兴趣,很快就把消息打听到了。

大概是为了感谢妈妈告诉了他这个消息,丁书记从教育局一回来就来告诉妈妈,说的确是有这样一个文件,但具体怎么执行要由各个单位自行掌握,比如文教单位,怎么个顶职法?你不能说父母能当老师的,他们的小孩也就能当老师吧?

丁书记说:“张老师呀,感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消息,我现在还不到退休年龄,不过我爱人快到退休年龄了,她身体不大好,可以办病退,我想让她病退了,让我丁玲顶职。我看你也办个病退,让你家静秋留城里吧。女孩子下乡去,总让人不大放心。”

妈妈没想到自己平时只敢仰视的丁书记居然也担心女儿下农村的事,可怜天下父母心。听丁书记的口气,如果妈妈申请病退,学校是会同意让静秋顶职的,妈妈感激万分,千恩万谢了一番才告辞。

妈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静秋,说妈妈这些年担着的心,今天总算可以放下一半了。我这就去申请病退,让你顶职,你就不用下农村了。等到你顶职的事办成了,我的另一半心就放下了。

静秋说:“应该让哥哥来顶职,他下去这么多年了,受了太多的苦,而且爱民家里也是因为哥哥在农村才反对他们俩的事的。如果能让哥哥回城里来,那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静秋把这事告诉了爱民,爱民高兴死了,说这下好了,我跟你哥终于可以在一起了,我家里也不会再阻拦我们了。爱民连忙给哥哥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但哥哥不同意,说他已经下去这么久了,就干脆等着招工吧,下乡这么多年,又占掉顶职的名额,太不合算了,不如把这个机会给静秋,这样静秋就不用下乡了。

静秋的妈妈是坚决不让静秋下乡的,她妈妈经常做恶梦,总是梦见静秋出了事,妈妈到乡下去看她,只见她躺在一堆稻草里,头发蓬乱,眼神呆滞。

妈妈问她:“你怎么啦?静秋,你告诉妈妈,到底是怎么啦?”

她不说话,只是嘤嘤地哭,妈妈什么都明白了。

妈妈把这个梦讲给静秋听,静秋虽然不知道梦中的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她猜得出一定是象那些女知青一样,被人“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