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二十六章 栗深林兮惊层巅(第2/3页)

“我说,这么走真的能进内庄吗?这路也太难走了。”罗中夏一边喘息一边抱怨道,努力把树枝从脑门前拨开。这里又黑又陡峭,还有层出不穷的树干、树根,稍不留神就会被绊倒。

秦宜在前面头也不回:“好走,那还能叫密道吗?”韦庄的内庄和外庄之间,不是简单地用道路相连。韦家祖先为了保证不会有外人误打误撞闯进来,在两庄之间设下了一个遮掩阵法,把整个内庄包裹起来。没有得到许可的人,就只能在外围打转而浑然不觉,甚至还让这一带流传起鬼打墙的传说。

秦宜如此轻车熟路,说不定是得自她父亲韦情刚的真传,而韦情刚又是彼得和尚的兄长……总之这些人的关系实在复杂。

罗中夏正垂头沉思,忽然前面秦宜喊道:“好啦,我们到了。”其他二人抬头一看,前面是一座废弃的小山神龛,这神龛不知是哪年修建的,衰朽得不成样子,里面的石像满是污泥,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人形。

秦宜祭出麟角笔,朝着神龛上面一点,神龛立刻隆隆地挪开,背后露出一个洞口,洞口极圆极黑,边缘还在不断蒸腾变化,很像日食时候的太阳。三人一看便知,这不是真实存在的洞口,而是用笔灵生生开拓出来的一个灵洞,至于这灵洞通往哪里,就不知道了。

罗中夏忍不住问道:“这是你弄的?”秦宜摇摇头:“这东西存在已经有几百年了吧,要不是别人告诉我,我才不知道有这么一条小路。当初我在韦家偷出笔灵,就是顺这条路出去的。”

秦宜说完一猫腰,利索地钻进洞里,其他二人紧随其后。

这个洞并不长,他们只略爬了几步,就看到了出口。毕竟这是一个灵洞,物理距离对它来说没有意义。罗中夏爬出洞去,刚打算抬起头来观察四周,却被秦宜猛地按住脑袋:“小心!”

秦宜压低声音,用手势示意他爬出来以后也不要直起身子,罗中夏依言而行,心中不免有些打鼓,心想莫非韦家的人就在附近吗?

灵洞的这一侧出口是在一片山壁的岩缝之中。岩缝不大,距离地面有数米之高,恰好被地上数簇竹子的茂密竹冠遮挡住,极为隐蔽。不刻意去寻找的话,是不可能被注意到的。

很快颜政也钻了出来,他们三个安静地趴在岩缝里,屏息静气,透过茂密竹叶之间的缝隙朝远处看去。远处可以看到一座雅致的青色小竹桥,小桥从容不迫地跨越过一个月牙形的纯净湖泊,在桥的尽头是一片古朴的村庄,那里就是韦家的核心——韦庄内庄了。

不过此时的内庄,比平时更加神秘。以湖泊为界限,一道淡紫色的屏障把内庄和内庄外面隔成了两个世界。这道屏障接天连地,如同一个巨大的肥皂泡,表层不停地涌动、涨缩,似乎随时都可能破掉似的,却始终保持着足够的表面张力。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能够看到肥皂泡表层每一次掀起的涟漪,都狭长得像是一支毛笔,整个内庄就像是被无数游走的毛笔构成的屏障所包裹。

“卫夫人《笔阵图》?!”

极度的惊愕,让秦宜的声音听起来十分尖锐古怪。

卫夫人是南北朝人,名叫卫铄。她融钟繇、卫瓘两大流派于一身,自创新局,就连一代书圣王羲之,都拜在她门下为弟子,其书法功力可见一斑。卫夫人曾写过一篇《笔阵图》,传为一时绝学。《笔阵图》以笔为阵,以战喻书,杀伐之气浓郁激烈。

王羲之曾经借老师《笔阵图》看过一遍,惊得汗水涔涔,连连叹息说没想到书法之中,也有兵戎杀伐之意,遂题在《笔阵图》后:“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扬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笔阵真意,一尽于斯。

原本笔冢主人也想把卫夫人炼成笔灵,但看她《笔阵图》如此精妙,便换了心思,让她的魂魄寄寓在自己的《笔阵图》中,流传至今——笔阵在陆游手中,始有大成,但若论最早的源流,还要从卫夫人这里算起。

秦宜曾经探听过一二。这一幅卫夫人《笔阵图》真迹,自从韦家定居于此,就一直被秘藏在内庄之中,被韦氏一族视若镇庄之宝。《笔阵图》从不轻出,除非韦庄遭遇极大的劫难,避无可避,族里才会祭出它来。《笔阵图》一出,便会自行将所有笔灵融入阵中,无须笔通主持,便可布下一个绝大的笔阵。

韦家藏笔洞中,笔灵少说也有二十余支,加上族里笔冢吏的笔灵,足有天罡之数,此时尽皆吸入卫夫人笔阵,其威力可想而知。

而逼迫韦庄祭出这压箱底绝招的敌人,实力得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