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十八章 青松来风吹古道(第3/5页)

他生性并不争强好胜,但却极为执拗,陆游既然如此逼迫,朱熹自然也不会一味忍让退缩。他双袖一拂,如同一块顽石坐定,对数丈开外的陆游道:“倘若这一次你还攻不进这圈子,便不要妨碍了我与陆家兄弟论道。”

陆游道:“好,一言为定!”他这次也不再靠近澄心亭,只是远远地轻抬右臂,手掌做了个握笔的姿势,手臂微屈,忽然道:“九龄、九渊,你们两个仔细了,我这一招威力太大,可说不定会伤到你们。”

陆氏兄弟面色俱是一变,正要起身离开,朱熹却道:“圣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两位学究天人,超凡入圣,不必如此惊惶。有我的浩然正气,可保全两位安全。”陆九渊、陆九龄相顾苦笑,心想今日本来是好端端的论道,却变成了莫名其妙的神异决斗,对他们两个读书人来说,可真是场无妄之灾。

朱熹负手而立,头顶的笔灵盘旋数圈,包裹着澄心亭的紫色光球又涨大了几分,而且圈内光芒比从前更加密集。陆游忽然右臂一动,做了一个掷笔的手势,大声道:“投笔式!”

一股极大的力量从陆游的手中掷出,化作一道笔形的青光,朝着澄心亭射来。这道青光速度极快,一瞬间已刺入紫球之中。朱熹袍袖一挥,紫圈内的规则立刻改变,密度凝固为无限大,生生刹住了青光的冲刺势头。不料这道青光勇往直前,仍向前钻破了数寸紫光。

朱熹黑黝黝的面孔看不出一丝情绪,继续靠着理、气的规则之力去施加威压。这青光天然带着一丝决然,虽是被重重拦阻,却始终力道不变,像一把锥子一样顽强地一寸寸钻过去。朱熹连忙又变换了数种规则,却都难以撼动青光的冲击力。

眼看这青光即将钻破紫圈,朱熹沉沉喝了一声:“道心!”从他胸中骤然爆出一个小太极,牵引着紫圈内流转的光气,整个领域逐渐流成一个大的太极图式。那青光纵然强横,终究只能顺着太极转动循环,直至力道耗尽。

这算是朱熹目前最强悍的一招。按照他的哲学理念,人性分“道心”和“人心”两种,其中“道心”依照天道而生,最为强大。刚才他便是召唤出自己的道心,使其与领域中的理、气融合,达到“吾即是道”的太极境界。

只是这一招威力虽大,消耗也是相当惊人。要知道,规则承载着天地运转,要让一个人的肉身变成规则,哪怕是承载澄心亭大小的领域运作,也是极耗心神的。朱熹的道心尚不够强韧,等到这青光被太极消磨光之后,他几乎油尽灯枯,面色微微发白,脚下有些虚浮,澄心亭周围的紫光圈也暗淡了许多。

陆游看到那青光逐渐被太极消解,目露赞赏之色,忽然哈哈大笑,连连摆手道:“不打啦,不打啦,我已经输了。”朱熹和陆氏兄弟这才松了一口气。朱熹神念一动,护住亭子的紫光圈飞到半空,重新凝为一支笔灵,然后消失在他体内。

陆游再度走进亭中,先对陆氏兄弟道:“没吓到你们吧?”陆九龄勉强笑道:“叔叔你搞出这许多神异花样,倒是把我们兄弟给唬到了。”陆游双手按在他们两个肩膀上道:“这是为叔的不是,给你们压压惊。”他双掌轻送,两兄弟立刻觉得体内流入一股暖流,霎时游遍四肢百骸,登时心平气和。

安抚完两位族侄,陆游转过来盯着朱熹,表情变得郑重无比,一字一顿问道:“这支笔灵能体用理、气,构成自己的领域,自成规矩,实在是一支好笔!老夫生平阅笔无数,还不曾听过有这种功用的。你这笔,叫什么名字?”

朱熹坐回坐垫上,双手抚膝,恢复到面无表情的样子:“紫阳笔。”

“这笔从何而来?”

“紫阳是朱某的别号。这笔,自然就是我自己所化。”朱熹回答。

陆游先是一怔,旋即跷起大拇指赞道:“你果然是个不世出的奇才。”朱熹奇道:“先生何出此言?”

陆游两片花白胡子激动得一颤一颤。他在亭里来回走了两圈,不住搓手,嘴里说道:“要知道,历代笔灵,无不是在笔主辞世前,由笔冢主人亲自炼成灵体,还从来不曾有人凭着自己的力量,在生前为自己炼出笔灵来。你这紫阳笔,实在是亘古未有的奇遇哪!你自己都不知道吗?”

朱熹肃然道:“理气本是天道所在,我顺乎天道,自然无往而不利,又岂是别人能比的。”

陆游微微皱起眉头,觉得这人的回答有些迂腐,他可不喜欢,不过言辞间那股舍我其谁的傲气却值得欣赏。

陆游耸耸鼻子,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笔灵与人心本是息息相关,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所以必须要等笔主临死之时,才能采心炼出笔来。你如今尚活着,又怎能炼出笔灵来呢?难道你有两颗心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