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二十二章 临歧惆怅若为分(第2/3页)

彼得道:“准确地说,点睛笔是唯一一支现世的管城七侯,在诸葛家和韦家都曾经待过。我只听说这一世的点睛笔落到一个外人手里,却没想到会是这么个下场。”

“这点睛笔好歹也是七侯之一,怎么这么废柴?我看那个笔冢吏一点还手能力都没有。”

彼得摇摇头:“笔灵用法,千变万化,并非所有的笔灵都有对战之能。这支点睛笔似乎别有隐秘,在笔冢吏手里流转很快,可惜具体怎么回事,只有两家的高层才知道了。”

罗中夏摸摸自己的胸口,点睛笔蜷缩在其中,一动不动,看起来人畜无害。他先把这个杂念抛开,从兜里掏出小榕给他的那张素笺递给彼得,彼得接过素笺一看,抬头问道:“这是什么?”

“小榕……呃……就是韦势然的孙女给我的,说其中是退笔的法子。”

彼得“哦”了一声,看来罗中夏仍旧没打算接受笔灵,还一直惦记着退笔走人。他首先接过素笺看了一番,拍了拍光头:“依此诗意,倒也能品出些味道,只是这信出自韦势然,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罗中夏上前一步,坚定地说:“无论如何,我得试一试,这是目前我唯一的希望。”

彼得注视罗中夏双目,见他态度坚决,徐徐叹道:“也罢,罗先生你本非笔冢中人,又无此意,若能及早脱身,也是桩好事。”

颜政靠在门口,不以为然地耸了耸肩。彼得和尚扶了扶碎掉一半的眼镜,开口道:

“此诗看起来是集句,我想推敲诗意没什么用处,重点应落在‘退笔冢’三字上。”

罗中夏听得着急:“你说的退笔冢,究竟是什么?听名字像是一个确实能退笔的地方啊!”

“是两个地方。”彼得和尚伸出两个指头,郑重其事地在他面前晃动了一下。罗中夏迷惑地看了看他,彼得和尚露出好为人师的表情,对他讲解。

退笔冢共有两处:一处是在绍兴永欣寺,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在陈隋时所立。他三十多年时间里用废了五大筐毛笔,后来特意把这些毛笔埋在永欣寺内,立了一块碑,号“退笔冢”,留下这么一段典故。另外一处则是在零陵的绿天庵,乃是唐代草圣怀素所留。此人擅书狂草,笔意直追草圣张旭;他嗜写如痴,在自家故里的绿天庵中每日习字,日久天长,被写废了的毛笔甚至堆积成山,遂起名叫作退笔冢。

“也就是说,一个在永欣寺,一个在绿天庵;一个在浙江,一个在湖南。”

彼得和尚道:“不过你也别高兴太早。这两个地方只是书法史上的两段典故,没有人真正见过,甚至存在与否都不能确定。韦势然说退笔冢能退笔,未免望文生义了。”

“那其他三句是不是也有什么典故?”罗中夏仍旧不甘心。

“也许吧,不过现在还参详不出来。”彼得和尚抖了抖素笺,抱怨道,“这集句的人真可笑,他以为这是达•芬奇密码啊。”

罗中夏没注意到他的玩笑,他现在满脑子都是退笔冢的事。退笔冢,能退笔,听上去实在是合情合理,充满了巨大的诱惑力。笔冢的世界虽好,却不是自己能承受的,那个叫房斌的死者,就是前车之鉴。他死去的眼神,至今仍旧萦绕在罗中夏的梦境里。

力量越强,责任越大,既然我负不起责任,还是不要这份力量吧。

最终,他抬起头,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无论如何,我都希望能够尽快摆脱这个笔灵,回到正常生活中来。”

彼得早料到他会做如此打算,于是颔首道:“退笔冢一直以来只是个典故,究竟虚实如何,没人知道。就算能找到,里面也可能隐藏着巨大危险。即便如此,罗先生,你还是要去吗?”

“是的。”罗中夏斩钉截铁。自从青莲入体,他总是不断遭遇生命危险,到处被人追杀,这种生活可不是一个正常大学生想过的。

“小榕你也不管了?”

罗中夏的心中浮起一道白影,可他狠狠心,咬牙道:“她爷爷韦势然,根本无法信任。我们根本是不同世界的人,最好不再见。”

彼得闭上眼睛,沉思良久,开口道:“既然你已做了决定,我们便陪你去走一遭吧。”

罗中夏有些愕然,他可没指望韦家的人做到这地步。彼得笑道:“你一个普通人,对笔冢世界了解太少,万一路上再遇到诸葛家的敌人,怎么抵挡得了?还是我们跟着比较放心。”他停顿一下,又道:“当然,我们也是有私心的。事先说好啊,倘若真的顺利取出青莲笔,罗先生回归正常生活,这青莲笔和点睛笔,我们韦家是要拿走的。”

“拿走,拿走,我才不要呢。”罗中夏忙不迭地摆手。

就在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颜政忽然开口:“喂,你们也算我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