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同舟之情(第2/2页)

总比被人一口吞掉更好。

这也是为何粤省、客家、闽地、家庙不绝、香火依旧,为什么港岛的一间商会,可以影响几万、几十万人的生计。

团结自保。

互助合作。

很多时候没得选。

当晚,商会出资一亿三千多万。

会德丰。

总裁办公室,马登叼着雪茄,翘起二郎腿,靠住沙发翻看着一份文件,表情欣喜的道:“不到四十八小时,德丰银行就多出一千八万的存款,三百多间公司客户。”

“金融战的收效果然大,收割华人一波,比得上十年经营。”

汇丰总裁祁耀霖就坐在对面,信心十足:“汇丰银行也多出两千五百万存款,预计再过二十四小时,起码有一亿资金会从华资银行转入洋行。”

“首战告捷,战果喜人。”

渣打大班查理德语气激动:“吸纳储户资金只是第一步,引起华资银号连锁倒闭,抄底华资工厂才能大赚。”

四大洋行的分账当中,会德丰出力最少,只能在金融业喝一口汤,渣打的利益是吃下华资工厂,汇丰的利益是兼并华资银行,太古的利益则是收购抵押出来的贱价地产。

这里面汇丰的蛋糕最大,会德丰的最小,但各自都有独立的方向,力往一处使,不会互相下绊子。

要是有人本事大,可以在别人的地盘里偷一口,大家也保持默认的态度。

马登闻言却蹙起眉头:“本来永泰、丰裕两间银号在晚上就该停止兑付,进一步把挤兑风潮扩大,可现在依旧能顺利兑付,根据业内消息,华人各大商会已经开始出钱救市。”

“反应很快。”

祁耀霖笑的味深长:“如果何定贤没有把手插进银行业,我会觉得很意外,但有何定贤出面组织金融抗争,让华人商会出钱挡一阵子,我一点都不奇怪。”

“不过,我们本来就有应付东方银行的预案,虽然,东方银行的钱多,但是,多不到托起整个银行业,何况,东方银行难道就不会出现兑付风波吗?”

“到时候,东方银行再多的资金池都要见底,自身难保,怎么救人?”

马登面色思索,越想越觉得惊悚。

要动东方银行的钱,就要挖东方银行的根……

东方银行根在哪儿?

查理德笑的大有深意,望向马登,表情不自觉带着傲气。

“而且风波既然起来,就没那么容易平息,永泰、丰裕可以脱身,其它华资银行,每一间都可以脱身吗?渣打已经准备好吃肉了,不知道会德丰有没有。”

正如四大洋行所言的一样,挤兑风波一旦发起,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平息。因为,消息发酵本身就有一个过程,信息传播也要时间,很多市民都刚收到消息,又怎么会重新信任?

绝大多数人就算知道银号没倒,出于抢跑心态,也会先把现金兑到手,至于接下来是存哪一间银行再慢慢考虑。当晚,港岛大大小小的银号都撑到九点钟关门。

第二天,上午。

港岛商报,南华早报,多间报纸刊登出“明德银号申请破产”,“资不抵债”,“储户一千多万港币蒸发”的消息。随后,多间电台的商业频道,有专家出来分析,华资银行盲目追高楼市的投资政策,一时间,华资银行都将连锁破产的舆论甚嚣尘上,楼市预期再度受挫,楼价进入快速下跌通道。

华资银行老板们睡了一个好觉,不代表就天下太平,早上一开张,各银庄就被堵的水泄不通。很多市面连班都不上,来到钱庄抢兑现金。银行业又开始焦头烂额的一天。

当天下午,丰裕,盛隆两间银号无力支撑,向银行申请破产。这已经不是商会帮不帮忙,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两间银号股东资不抵债,对行业缺乏信心,不敢再借钱了。

因为,楼价的快速下跌,确实导致华资银号的信心再度受挫,一些老板不得不调整预期,以求活命。但七十二小时内,仅有三间银号破产,并没有造成大面积塌方。

情况无疑比历史上好太多,三间银号留下来的烂摊子,三大华资银行接手起来也很轻松。

第八十六个小时。

港岛首家信托银行,粤东信托爆出老板连夜跑路的消息,挤兑风潮再次扩大,牵涉到港岛最顶级的富豪家族。

本次金融战,华资最危机的时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