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香蕉企业(第2/2页)

他手下的塑胶厂刚刚盈利,便迫不及待的要扩建,是因为他在南洋发现塑胶制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受欢迎,随着塑胶应用场景变广,需求量自然将会上涨。

长江塑胶厂的红利期要到了!

二期扩建完成,以期创造千万级的收入,摇身一变,他便可以迈入富豪阶层。可他早已经将目光盯上房地产,想要提前加入房地产的圈地大战当中,必须要有十分强大的资金池。

这份资金池是他卖塑胶,卖十年、二十年都存不下来的,找东方银行借钱更是无稽之谈!东方银行的钱要么供包玉刚买船,要么供霍贤堂置业圈地,就算东方银行现金流再强,有地也不会让给你。

如果安心做塑胶生意的话,是该跟东方银行打好关系,如果要想进军地产生意,融资方面早早就得同东方银行撇开干系。因为,同一个赛道的企业是天生对手!

精明如李老板早已选定汇丰做靠山,每次融资都前来找汇丰洋行,是有目标的在博取汇丰银行。

事实上,他做到了。

伊辅哈哈大笑,请他一起在沙发上坐好,并且递上一支雪茄,畅谈了半个多小时,方才示意时间差不多了。李家城在得到一笔极低息,商业上等于白送的贷款之后,心满意足的离开办公室。

伊辅捏着雪茄,深吸一口,把烟吐在手中的一张名片上,望着名片上的名字,轻蔑笑道:“有意思。”

祈耀霖见惯商人性子,笑道:“他是一个标准的商人,无论立场,不论善恶,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

“这样的人最值得投资。”

伊辅点点头:“起码,不用担心钱收不回来。”

祈耀霖道:“有合同,法律在,他不敢赖账。”

“这种人不会怕法律的,铤而走险,博取厚利,是他们最喜欢干的事,这种人只会怕枪。”伊辅拍了拍腰间的枪袋:“有人站着进来,站着出去,有人爬着进来,跪着出去。”

“人生百态,万般模样啊。”

祈耀霖喝了口茶,略作休息,便再度起身出门迎接下一位老板。

“伊辅sir,这位是英皇钟表行的老板杨城先生,目前英皇钟表行有意竞标多个国际品牌在中华区的代理权,希望能够获得汇丰的推荐、贷款。”

英皇钟表行即是“英皇集团”最早期的业务,亦是成功集团的基石,早年靠着维修钟表赚钱,而后开始竞标大牌代理权,最后拿到所有世界一级珠宝的代理权。

很多内地表行的货,说是原装进口,其实就是找英皇提货。

后来,英皇还涉及地产、酒店、娱乐等多个行业。

“你好。”

“杨先生。”

伊辅起身握手。

……

“伊辅sir,邵先生是南洋著名的院线大王,前年回来接手邵氏父子公司,已经更名为邵氏兄弟。邵先生需要一批贷款发展院线,拍摄电影。”祈耀霖顿了一下,出声道:“而且希望警队对邵氏公司提供支持,否则,邵氏公司难以在东方院线与国际电懋的夹攻下生存。”

……

“林百新先生,丽新制衣负责人,是港岛最大的服装生产商,最近希望打通海外的销售渠道,需要海关、水警的支持。”

……

“陈廷华,南丰纱厂的老板。”

伊辅到下午三点即把名单的老板全部见了一面,其中大多数都没有答应警队让新义安开工的要求,放弃在汇丰的贷款。但仍旧有一些人,或是迫于生意,或是希望借势,不得不答应警队。

因为,在祖家的全盘计划下,伊辅可以协调的资源很多,不仅能给对方提供资金上的帮助,政界的许多难题,对于小老板们而言是难关,对于他而言却是轻轻松松,一句话的事情。

“这一批棋子质量很高,将来在商界恐怕能带来不小的收益,明面上是华人老板,华资企业,但接受了洋行注资,收益最终都会流向祖家。”伊辅在沙发上起身,伸了一个懒腰,保持风度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明天继续。”

“再筛选出五个人,差不多就够支持新记在江湖有所作为了。”伊辅说完。

祈耀霖点了点头:“没问题。”

伊辅心里甚至升起想法,觉得私下也该找一些华人老板接洽接洽,说不定,他不用通过汇丰,也能与何定贤一样在商界吃上一口。何定贤自然不知道总督府已经开始收集香蕉企业的名牌,但却对总督的新殖民计划了然于胸。

因为,他身在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