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O记集会(第2/2页)

罗文惠笑着道:“我等你的好消息。”

千万别小瞧收购油麻地小轮的难度,因为天星轮渡其实是最想收购油麻地小轮公司的人,如果收购的消息一传出去,九龙仓公司马上会带着重金来抢。

天星小轮要是能收下油麻地小轮,尖沙咀至湾仔的航线,便等于半垄断了九龙只港岛的航线。

为了票价便宜,甘愿在九龙城坐到北角,再坐大巴进市区的人很多,但在尖沙咀买票直接上中环的人也很多!

天星小轮拿到两条航线之后,完全可以坐地涨价,在每个市民钱袋里刮钱。

偏偏历史上,天星小轮在六十年代,因轮船最多,码头设施最好,抢占了港九轮渡过半市场之后,真的涨价了!在二等船票1角1张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把头等船票从二角涨至二角五仙,即两毛五,涨价五分!

这次表面上看仅涨价五仙,但以天星轮渡的载客量而言,涨的是一笔巨款,涉及到全港市民之利益。时任议事局英籍议员,社会运动家叶锡恩女士,短短一月时间,便收集到超两万名市民签字的抵制书,但议事局物价委员会全员,除叶锡恩女士之外,全数称赞通过。

此次事件,造成数万市民上街游行,引发九龙区暴动,四百人被捕,三十人死亡,九龙连续宵禁三日。

称之为“天星小轮加价事件”,当时天星小轮公司还未拿到尖沙咀至湾仔航线呢。

不过在九十年代末期,难以为继的油麻地小轮公司宣布关停,尖沙咀至湾仔航线还是卖给了天星小轮公司,而离岛区航线则卖给了新世界集团的鲨胆郑。

“华人是该有自己的轮渡公司了。”至于为什么要采取收购的方式?在港岛华资想要进入专营行业做大生意,唯有收购、收购、不断的收购!

采取借壳上市的方法,才有机会进入提前被英资占领的行业,事实上,港岛华资崛起的历史,便是一个不断收购英资的过程。

收购不仅不丢人。

而且一度被视为华资老板的功勋章!不收购几间英资公司,开大会的时候讲话都不硬气,何定贤在收购太古地产之后,眼光瞄上轮渡行业可谓是理所应当。

罗文锦家族不仅与他有政治合作,还愿意展开商业合作,更是一个好的信号。

旺角。

上海街,东方钱庄。

猪油仔穿着白衫,手握纸扇,拱手抱拳:“各位兄弟。”

“往后各大社团的规费抽水,继续交给我来负责。”

一张长桌两侧,坐着总华探长雷洛,深水埗探长蔡兆光、尖东新探长大基等人的收租佬,如深水埗收租佬马夫强、尖东收租佬花洒张、洛哥的收租佬猪皮等人。

这些收租佬组成一个圈子,互相间常常饮茶,私交甚笃。

是一个靠华人长官庇护的小势力团体。

人人都有几分薄面。

花洒张放下茶盏,咧嘴乐道:“仔爷。”

“规矩我们都懂。”

“放心吧。”

十几名收租佬笑声不绝,气氛十分轻松:“保证一分钱都不少。”

“是啊。”

“仔爷。”

“我们连细佬曾都不敢肯,还敢肯你吗?”细佬曾既是高sir的收租佬。

猪油仔闻言大为受用,笑容可掬,抱拳再道:“多谢各位,多谢各位支持。”

“很久没来收钱了,手有点生,希望各位多帮手帮手。”

猪皮连忙举杯:“一定!”

“一定!”

长桌两侧,多穿着衬衫,T恤,踩着拖鞋,或布鞋的收租佬们,齐齐举杯。

别看他们大多身宽体胖,满脸肥膘,但每个月经手着全港警队之规费,加起来上千万港币,堪称是全港最大的财务公司经理人工会!

猪油仔站在长桌上首的位置,低头饮茶,眼神中却流露出狡黠之色。

“这回你们少交一分都得完蛋,乖乖交钱也TM要倒霉!”

大老板重扛警队旗帜之后,便要重新接管警队规费,但远远不是重新拿账目,一家家收钱那么简单,因为时代变了!

分发变了。

钱要重新算了。

……

尖东。

海鲜王大排档。

三合会调查科,旺角区负责人,霍家俊穿着便衣,举杯道:“钱sir!”

“恭喜啊!”

整间用红色塑料布围起的大排档,三张酒桌坐满了人,清一色九龙各警署的O记大佬。

门外。

四名便衣警员,叼着香烟,目光来回巡视。

九龙大区O记署理长官,见习督察钱伟善坐在主桌中间,起身敬酒:“全靠何sir提携,先干一杯,齐祝何sir官运亨通,节节高升!”

“好!”

“先敬何sir!”

十几名O记长官大声喊道。

有些人不在现场,但却在众人口中,像是一句口号,一面旗,一个冠冕堂皇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