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金钱帝国与下一步权力(第2/3页)

“我师父也很感激你。”

葛白暗自腹诽:“要是感激就给我抹账啊,屁话一堆,不见来真的。”

他面上却道:“互帮互助,应该的。”

“葛长官在警队上头应该有不少人脉,有件事情,我想冒昧咨询一下。”何定贤直视着他,揭开正题。

葛白愣神道:“什么事?”

何定贤问道:“警队高层对港岛高危型犯罪怎么看?例如屡见不鲜的打劫案,绑票案,连环凶杀案等等……”

葛白面色微变:“你眼光好准,警队高层近年来受到总督压力,越来越不希望见到相关案件发生,否则,也不会给你颁发英勇勋章。”

“平常的敲诈勒索,贪污受贿,乃至于三合会犯罪,杀人,因为有社团压制,有警队摆平破案率,表面上气势都看得过去,但唯独打劫案,绑票案,苦主都是社团不敢动的老板、商人,影响极大。”

“另外,悍匪的火力猛,战斗力强,很容易误伤市民,轻则三五人,重则几十人都有。”

“各区探长根本摆不平,印警、英警一个不肯上,一个不敢上,总之政治压力很大。”

有一层不能说的原因,那就是自北方开国以来,国际社会对港岛关注愈加强烈。

港岛开埠以来,城市定位的一切变化,永远与北方有关。

因为,这就是一座靠大陆生存的城市,乃至于鬼佬看重港岛,也是因为看重大陆。

在中西方都紧盯一座小岛的情况下,岛上的人害怕开战,鬼佬人心惶惶,祖家带来的政治压力也会放大。

一切细节都会变大!

这也是推动城市进步的重要因素。

“我就是从颁发勋章看上出来的。”何定贤笑道:“一群大贼而已,要是港府不关注的话,根本不会给华警颁发勋章。”

“这可是全港华警拿到的第一枚嘉奖勋章,意味深重,但港府有没有考虑过成立一个特别部门,专门处理重大刑事案件?”

葛白表情骤变,眼神深邃地望向他说道:“你什么意思?你想推动一个警队部门的成立?”

何定贤大笑道:“哈哈,葛sir多虑啦,我有什么资格推动一个部门的成立?只是反贪污的成立让我想到,也许升职不一定要熬到上司退休,也可以另起炉灶,走新路线嘛。”

“华人刑事组、印警、英警都解决不了的事,可以考虑交给新的人解决。”

他嚣张道:“我这个人别的本事没有,杀人犯火就很有一手,对付那些大贼,我专业的!”

“要是真有这种好事,麻烦葛sir通知一下,在下绝对不会让葛sir失望。”

葛白表情变了又变,张张嘴,只是道:“饮茶吧。”

决定一个新部门成立,是需要警务处长亲自签字批准,如果是大区级以上构架,还得上报总督府。

不过,华警全都是督察级以下的职位,警务处长一个人就能决定,唯有涉及到警司级以上,得上报。

这次反贪污室就是由港督府签发的文件。

“没其它事了,我先行一步,葛sir,帮忙递个话啊。”何定贤离去前,表情自信的出声道。

“何探长,慢走。”葛白没有去接话茬。

可是何定贤在离开办公室后,葛白却陷入一阵思索,近期官府派出身的管理副处长“麦景陶”正同军队派的行动副处长“安德仕”争夺下一届警务处长的位置,双方局势呈现的异常焦灼,只因警务处长“祁英思”为军队派出身,铁定支持“安德仕”上位,但总督“格洪量”入住太平山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行本土化政策,消减驻军体系在港警内部的影响力。

“格洪量”本人在47年就职,是一位战后总督,历史上的任期长达十年半,为“麦理浩”之前最具声望的港督,加大了义政局内华人的占比,有意识的在提高华人地位。

这种政策,自不是为了把港岛还给华人,而是希望借助“华人买办”,“精神鬼佬”为桥梁,起到更好治理港岛,吸血本港的效用。

事实上,历届鬼佬总督喊出的“以港治港”政策皆是如此。

鬼佬洋枪洋炮打下来的地盘,怎么可能一文不要的还给你呢?

然而,本土化政策也不是没有伤害到部门鬼佬的利益,首先英资在几次金融风波中出逃,却被华资坚守本港给抄了底,其次,本港政策把“驻军”与市民隔开,力主军地分家,使得本港驻军利益大受损失。

格洪量可是历任港岛、百慕大,牙买加辅政司署,是位手段极高的政治家,在利弊权衡中懂得取舍,与“军队系”的疏离,并非有意针对,而是执政路线而产生的矛盾。

驻军利益在大受损失的情况下,自然不会轻易服气,死死把控着港警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