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3/6页)

和奥古斯塔斯的针锋相对,似乎也成了一种麻痹自己的习惯。=

她少女时期因为不平为自己、为她人流下的眼泪,都已经黯淡得看不出来。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她自己都说不清楚。

颓废的她甚至在竞争副院长的事情上输给了奥古斯塔斯。

确定奥古斯塔斯当选的那一晚上,她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受,甚至没有失落。

只是麻木地感慨着——

“果然如此啊……”

她的好胜心,只有表现出来的那一点了,真正的心脏,早已经被蛀得空荡荡轻飘飘掂量不出任何一点的重量。

不过,还好。

在那颗心脏彻底消失之前,朱利叶斯找到了她的新的心脏。

会选择给《兰斯维利晚报》的主题征文活动寄出去那样的信件,其实是想给这个世界进行最后的告别。

她以及疲惫不堪又残破得只剩下一层名为“人”的皮囊,内里早就空空荡荡。

异类,似乎已经被她杀死了。

仅存的一点痕迹,就让它成为最后的纪念吧。

她是这样想着的。

但那样的“纪念”却开出了美丽的花海。

每一天,都有很多很多的读者在评论区留言,她们讨论这伊娜的经历,很多人都代入了伊娜噩梦般的过去,而最悲哀的她们曾经都无法意识到那是地狱。

但她们相聚在这里,就像小说里的沼泽居民有了伊娜的拯救一样,她们也获得了拯救,在都诉说着自己曾经相似的苦难的同时,她们互相安慰,又互相鼓励——鼓励自己和未曾谋面的她们成为别人的“伊娜”和“斐洛司”。

朱利叶斯甚至收到了读者的来信,编辑部每天都能收到很多很多的读者来信。

但是和奥古斯塔斯的收到的读者来信都在讨论猜测着接下来的发展不同,朱利叶斯收到的信件大部分和小说故事无关。

而且来信的读者几乎是女性,她们用厚厚的信纸来表达着对朱利叶斯故事里的向往,和对她的支持。

甚至还有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信件。

故事连载到第12话,第一话的读者来信才经历了千难万险来到她的手里。

《兰斯维利日报》的客户群体并不只在兰斯维利,也有人会将它带去其他城市售卖。

购买晚报的客户大部分是贵族或者中产阶级的平民。

不少小姐淑女们这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她们的生活被茶话会、漂亮的裙子、美丽的首饰和英俊的少年围绕。

《兰斯维利晚报》让她们接触到了世界的另一个风景。

她们震惊、同情,且好奇。

甚至还有人真的去了朱利叶斯提到过的沼泽。

那里又多了一些“沼泽女神”的信徒,他们在魔兽、毒气、沼泽、饥饿和寒冷中艰难求生。

只是这一次不一样的是——贵族小姐们发起了捐款活动,帮助他们赶走了魔兽、填平了一部分沼泽、建了房子,留下了衣服和食物,甚至还给帮他们开垦了农田。

——就像《伊娜的龙骑士传说》里,伊娜做得那样!

这样的和平不知道能持续多久,也并不清楚是不是贵族少女们的心血来潮,但朱利叶斯那个空荡荡的皮囊,却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发芽、抽条、生长——一颗名为【梦想】的心脏长了出来,并跳动了起来!

她飞快地将今天的更新写好,或许是因为“赶时间”,无数的灵感在紧张中迸发出来,彼此碰撞着,闪现出新的火花。

一气呵成地将结尾全部写好,朱利叶斯开始检查,结果竟然发现今天的稿子竟然没有任何可以改动的空间!

太棒了!

比想象中更顺利地完成工作,朱利叶斯也就能更投入地进入题海。

是的,题海。

朱利叶斯已经报名了公务员的招聘考试,她应聘的是教育局局长的位子。

这个位子的竞争压力很大,但她并不觉得自己没有机会。

她将自己人生一半以上的时间都贡献给了皇家魔法学院,她对教育理念的理解,虽然和现在的兰斯维利有些许的差别,但偏差并不大。

甚至说,现在的兰斯维利才是最契合她的!

虽然在皇家魔法学院当了不短时间的老师甚至是副院长,但她并不太喜欢皇家魔法学院。

她喜欢和那些平民的孩子“厮混”在一起,在她的影响和庇护下,这几百年来是平民传奇的“喷井”爆发期。

但可惜的是,她能做得还是太少。

皇家魔法学院里的老师和学生,大部分都是贵族。

她能去那里任职,也是多亏了【公爵的女儿】的身份。

她无法改变所有人,只能小小地挣扎一下,十分有限。

与其说她是因为考公招聘心动,不如说她是一直在等这个机会!

她想要来兰斯维利很久了!从《伊娜的龙骑士传说》连载第一话看到那些读者来信的时候,她就在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