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美丽大方导盲犬(第2/4页)

骆芸为小后辈们讲述了自己的工作心得后,最后强调道:如果你们今后的工作中,遇见打你们,辱骂你们,对你们造成身体和精神上伤害的人,一定要找当地的警察局求救。你们知道我国的派出所长什么样吗?

导盲犬们摇摇头——这不在教学范围内。

骆芸见状,看了跑到落地窗边,她记得酒店附近就有一个派出所,找到以后,她指着对面街道的派出所说:你们过来看,那里就是派出所,遇见困难要记得找警察。

狗子们站得老远,一边佩服老大不惧高,一边伸长脖子看楼下,纷纷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骆芸:我们的口号是:服务人类,拒绝虐待。

狗子们:“汪汪汪!”

今天的讲堂课非常圆满,导盲犬们认识了如何讨好(bushi)未来的服务对象,也知道了如何保护自己找警察帮忙,大家心满意足地跟骆芸告别,摇着尾巴离开了。

明思他们就在大会观看了三天,三天后就要飞回江安,离开前,冯文思搞了个聚餐,骆芸发现刚来时情绪低迷的男孩现在精神了不少,离开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妈妈说,他重新找到了打篮球的希望。

残运会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但向世界展示了残疾人的拼搏和活力,也告诉了那些对生活失去信心、、自我放弃的残疾人们他们可以活的更精彩。

男孩热爱篮球,失去双腿以后,他就没办法打篮球了吗?

轮椅篮球了解一下啊!

这个世界很大,我们看到的很小,出去多走走多看看也许就发现新生活了呢。

回到江安以后,江安发生了一件大事儿,政府开始搞旅游业了,重点发展对象是海上冲浪圣地,以及海鲜美食,据说有商人来江安投了一大笔钱,政府大力支持,如今海观酒店和冲浪设备已经开始筹备了,争取在来年处夏的时候营业。

江安人民坐不住了,如果这事儿真的做起来,跟着大佬喝汤都能混个肚圆,不少人家都涌进距离海边最近的渔村租房子建房子,想要赶上第一波热季。

而村子里的人也有政府手把手教他们脱贫致富,以前江安脱贫攻坚总是搞不起来,主要就是人员饱和,工作机会少,创业也难,但是现在这一片被画进开发区,立马就不一样了,哪怕开个小吃店,也能靠着游客过好日子。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有做饭的好手艺,一些村民们就将目光放在了自己家养的大狗身上。

这些狗在从前,可是跟着他们出海捕鱼、海上救援的好手,出海带上它们,心里就不慌。

玩冲浪的,哪有几个不掉海里的,他们就带着狗救援,怎么样也能赚来养人养狗的钱。

江安市全城都被这个项目给搞沸腾了,地方新闻台也连轴播报工程进度,网上更是讨论做什么买卖能赚钱。

恒一舟抱着糖豆,靠着宝贝,看他姐在给前姐夫打电话,从隐隐约约传来的声音里可以听到,前姐夫问姐姐能不能再多投点。

恒湘君:“……”

恒湘君:“江文中,你当我的钱大风刮来的,都给你留着做慈善呢?知道我为啥跟你离婚不?就是因为你老把家里的钱资助别人。被你资助的人大过年能吃上热乎乎的肉饺子,咱们家连个饺子汤都喝不上。”

对面江市长唯唯诺诺,不敢吱声。

恒湘君想起这件事儿就生气,自己吃不上也就算了,闺女的营养都跟不上,若不是当年她财政出现问题,也不会把女儿送回老江身边去。

听弟弟说这几年女儿跟她爹不对付。

太好了,真是妈妈的乖宝宝。

恒一舟缩了缩脖子,抱着手机跟新认识的妹子聊天,对面说接了个狗狗的雕塑活儿,想让他给参考参考品种,姐姐还在那边训儿子,他就不要打扰了。

恒湘君气啊,当年她多自豪自己嫁给了爱情,还是这么一个责任感强又善良的男人,结果发现责任感太强、太善良也不行,这都把自己家给善良出去了。

老江说看不得乡亲们穷的揭不开锅,就把自己的工资捐出去;他说看不得孤寡老人一个人过年,就带着鱼肉过去陪人家过年。

过了几年这样的婚姻生活,恒湘君悟了,她不是能够跟江文中抱有同样觉悟高度的人,所以跟他过不来这样的日子,于是提出了离婚,还把女儿带走了,后来做买卖被合伙人坑了,差点吃不起饭,只能把在读书的女儿送回到老江身边。

孤寡老江孤寡了好几年,回家看着女儿的身影就偷偷哭了,给恒湘君发了个短信说想她。

恒湘君当时正在为生意忙碌,看了一眼也没回,为此老江同志整宿没睡好觉。

虽然这对夫妻俩离婚多年,也很少联系,但是恒一舟却知道姐姐还是很关心前姐夫的,之前前姐夫工作上出现资金困难,也都是姐姐偷偷赞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