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越虚弱,越猖狂!(第3/8页)

江平走后没几日,天尊宫内就开始了躁动不安的气氛。

因为天尊离宫了,江平这个本该主持大局的人也拍拍屁股走了。

没过多久。

一个山下的神秘人入宫。

那一天,宫内发生了严重的争吵。

而后,便有一部分天尊宫的弟子下了山,四大行走也全都走了,还有几个大宗师级别的老嬷嬷,可谓是宫内精锐过半。

其他三侍得到江平指点,并未多加干预。

但那些下山弟子的姓名却从此自宫内弟子名单除去,从此以后,她们所行所为便与天尊宫毫无干系。

而这也正是她们能顺利下山的最重要的原因。

否则真招惹了自己惹不起的强人,往天尊宫上一躲,把危险丢给天尊宫,那也太便宜她们了。

想要得到她们心中的自由,想要实现她们心中的抱负,这些代价都是应有之意。

对此,江平不置可否。

她们觉得待在上山空耗年华,浪费了自己一身本事,那就出去闯闯吧。

都是成年人了,谁又能拦住谁?

只不过别被人打了,就又哭着喊着说知道错了就好。

东厂大营。

人来人往,不时有一队队带刀厂卫快步走过,见到江平,都是低头行礼,而后匆匆离去。

相比正魔决战开始之时,这会儿的东厂似乎更忙了些。

因为这些日子,正是东厂追踪,谈判,收集情报最忙碌的时候。

那些看好的武者行踪要记录下来,初步的谈判招揽要进行。

不管成不成功,起码要先释放些善意,让他们知道朝廷是有招揽之意,免得他们以后走投无路了找不到人。

还有此刻最紧要的一件事,那就是收集齐国大军的军队行踪,粮草运输,交通地图……

东厂入齐,可不是只为了当决战护卫而来,也是带着重要使命的。

嗯,赵准备灭齐了。

同样有这个准备的还有秦国和魏国。

既然戏已经唱完了,那么戏台子也该拆下来了。

齐国正是这次的戏台子,也是花魁。

谁能先将大旗插在齐国国都的城墙上,谁就在这场十三国的落幕之战中拔得头筹。

对于士气有着不可言喻的意义。

何况齐国扼守要地,是三国通行的重要节点。

谁能拿下齐国,就能在今后的三国大战中取得先机,退可守,进可攻,战略意义同样重要。

这些幕后工作,江平本该负责一部分。

不过谁让他昏迷了呢,也就顺理成章地摸鱼成功,如今代替他工作的正是无情师姐。

所幸江平平时也不干事。

无情师姐代替江平露面,大家也不奇怪,只是心里腹诽这位江指挥使又不知道躲在哪偷懒了。

这种不干活就能拿功劳的行为,他们真是……

太羡慕啦!

东厂收集这些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和齐国打,而是为了对付秦魏二国的大军。

至于齐国,那只是个添头。

因为之前还打算待价而沽的齐王早在半年前,也就正魔决战消息传播之时,终于后知后觉,发现人家根本不是因为互相忌惮才没对他动手。

人家就是单纯的想要找个三不管的地盘,打烂了都没有后患的那种。

齐王心里一慌,思虑良久,主动向秦国献上投降文书。

可是秦国收到文书后,既没拒绝也没答应,态度很是暧昧。

齐王左等右等不见回信,咬了咬牙,一跺脚又给魏国送去一份投降文书。

秦国不要他,他就再找个买家。

堂堂一国,难道打包出售都没人要吗?

结果魏国同样没拒绝。

当然,也没答应,态度还是暧昧。

直到最后第三份投降文书送到赵国。

赵皇为此大发雷霆。

凭啥他堂堂大赵,百万大军陈列边境,就只能排在老三?

是他不能打吗?

瞧不起谁呢?

反正最后这份文书直接压了箱底,赵皇同样没做回应。

而齐王发现自己貌似不吃香了,心里越想越怕。

前几日,也就是江平还在昏迷之时。

正魔之战结束,可三国的特务组织却没有跟着撤退,齐王终于不在骗自己。

他赶紧找了个病重的理由匆匆退位,将王位传给了自己平时没见过几面的小儿子。

然后他自个把齐国国库和内库一个打包,带着几个宠妃,几个亲信内臣,还有几个儿女,加上贴身保护的供奉高手,百多号人,一溜烟跑了。

与其坚守身死,不如退一步,找个没有战乱的地方,做个幸福的有钱人。

至于其他的妃子,儿女,他还算有点良心,一人分了点钱,各自远走高飞去吧。

是走是留,就看他们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