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朕相信他们(第2/3页)

彼此有相似的有不同的,这样的文明才是最好的借鉴学习对象。

“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帝国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帝国最重要的是哪个环节?帝国最在乎的又是什么?”

“是秦法吗?是秦法之下,陛下之下,人人平等吗?”说到这里,吕不韦就看向了商鞅。

商鞅乃是秦法的缔造者,也是当年主持变法的人,说上一句大秦国父也不算太过夸张。

听到这个问题,商鞅直接就摇了摇头:“秦法是帝国核心,也是帝国的根基,一直以来,帝国秉承着秦法二字,才有了今日的辉煌,那些穿越者、精怪们才会发自内心的认可帝国,才会真的把自己当做秦人。但是,帝国的核心却远不是秦法二字所能概括的。”

这一点云烨表示赞同。

肖遥表示赞同。

黑虎、青羊三兄弟表示赞同。

“那么是共赢吗?”说到这里,吕不韦便看向了韩非子。

韩非子虽然不是正宗的大秦人出身,可是帝国并不在乎这个,吕不韦也不是秦人出身,商鞅也不是秦人出身,范雎也不是秦人出身,张仪一样不是秦人出身,可是他们不都做到了大秦丞相的位置。

“共赢也是帝国核心的一部分,帝国舍得分享利益,所以一直以来,吸引了许多天庭的神仙,他们降下化身、投胎转世,加入了帝国的图书馆、实验室,做出了许多贡献。”

“还有很多天才,他们之所以前赴后继的做研究,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可以获取足够多的好处。一旦研究成功,没有人会贪墨他们的功劳,也没有论文抄袭、导师贪功等一系列龌蹉之事。这些都和共赢分不开,他们获取功名利禄,帝国则是大踏步的前进。”

在如今这个时代,一个真正的天才,所能起到的作用顶的上十万个、百万个普通人,虽然这话说出去会让普通人伤心,但这就是真的不能再真的大实话!

普通人还能干啥?

帝国各种人工智能、黄巾力士的技术即使说不上登峰造极,但是取代九成九的普通人,还是可以的。

那么问题来了,普通人还能做什么?

甚至曾经一度有极端的学者提出了人口清洗计划,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让普通人买不起房子娶不起老婆……最终让普通人绝种,让世界上只剩下天才。

不过这个计划还没被送到嬴政面前就被其他人驳回了。

“是公平吗?”这一刻吕不韦看向了尉缭子。

虽然今年已经是始皇三千年了,可尉缭子仍旧坐在丞相之位上,虽然帝国的副丞相已经有好几位了,但是丞相却一直是他本人。嬴政对他的信任,也丝毫未减。

哪怕是吕不韦这样的老人,商鞅、张仪、范雎这种从历史长河中爬出来的老人,也没有对他造成丝毫影响。

“是!老夫可以肯定地说,公平一定是帝国核心,至少是核心之一。当年的商鞅前辈的秦法是公平,秦法之前,普通百姓上进无门。秦法改革之后,军功爵制度出现,且耕且战,将士们有了第一条公平的上进之路。”

“同样是战争,在大秦将士们闻战则喜,在六国士兵们打了胜仗也无法获取太多好处,还容易被贪墨军功。久而久之,差距就出现了。”

“后来老夫任帝国丞相,在陛下的指导下开始改革,改革的核心之一,仍旧是公平。哪怕是今天,公平二字也影响着整个大秦。”

“对于学生们而言,分数、考试是公平的,哪怕是面试、实战也都会被一一记录下来,旦有疑惑,便可一次次的查询。帝国数次针对舞弊,求的不过就是一个公平。”

“对于官员们而言,公平就是赏罚分明。帝国内部,一直在强调,命令准确,就是为了防止有功劳都是上司的,有错误都是属下的这种消极情况。”

“对于帝国国人而言,公平就是可以享受到最先进的教育、可以享受帝国进步所带来的种种福利。”

“是自强不息吗?”

“是……”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慢慢的众人心中就产生了一个轮廓,一个模糊而又准确的轮廓。

“虚空广大,无边无际。如今在许多人的心中,天庭二字就等同于仙,想到仙、仙人他们就会自动的想起天庭。想到太上二字,修士们便会自动的想到道这个字,在许多修士的心中,他们将太上等同于道。”

“而在普通百姓的心中,仙又等同于长生,等同于无所不能。同样的太一等于天,后土等于地,女娲娘娘,就等于人族的老母亲,伏羲圣皇则是人文始祖……”

“那么帝国呢?帝国又等于什么?大秦又等于什么?”

等于秦法?

等于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