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讲座,你去不去?

10月1日,是华国的国庆节。

一般来说,国内的学生们,此时正兴奋的度过黄金周长假的第一天。

可惜,陈舟现在是在麻省理工。

今天,只是普通的星期六。

和先前一样,陈舟和杨依依,从晨跑开始了自己新的一天。

宿舍里,陈舟习惯性的往身旁的那个书桌看了一眼。

杨依依却并不在。

尽管今天是周六。

但杨依依还是被她那个领完奖,溜达演讲一圈回来的导师,给叫去了。

陈舟估摸着,接下来,杨依依很有可能,会跟着雷纳·韦斯教授,前往LIGO。

在雷纳·韦斯不在的这段时间,杨依依可以说是下了一番苦功。

不仅出色的完成了雷纳·韦斯临走前,布置的任务。

还自己给自己增添了不少的任务。

收回目光,陈舟把思绪转到胶球的课题上。

“昨晚,是跟数学陪着我入睡的,那今天早晨就是物理了……”

陈舟这样想着,也就拿出了胶球这个课题相关的资料。

现在的陈舟,也已经把学习模式,转变成了轮转模式。

就是半天物理,半天数学的方式。

这种互有联系的学科,进行交叉,倒也可以起到调节思维的作用。

只不过,变为轮转模式的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不少。

陈舟原来是打算把常规量子数的胶球理论,和那些奇特量子数的胶球理论,全部整清楚后,再把计划调整为轮转的模式。

但现在,陈舟也只是把常规量子数的胶球理论,研究了七七八八。

目前刚步入总结与反馈的阶段。

而奇特量子数的胶球理论研究,陈舟还尚未展开。

陈舟之所以改变,或者说加速原计划的原因是,他觉得离胶球的下一次实验,还有不短的时间。

与其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胶球这个实验课题上。

倒不如,一开始就平衡一下。

胶球的实验课题,时间是足够的。

而哥猜所需要的时间,又没有人能够说得准。

而且这样轮转着研究物理和数学,说不定就因为学科的影射buff,哥猜的灵感就来了呢?

于是,陈舟就做出了这样的提前改变。

草稿纸上,是陈舟昨天下午研究胶球的理论模型时,所记录的内容。

看了一眼这些内容,陈舟的思路立马连接上了昨天下午。

同时,陈舟又翻开了错题集。

既然计划改变了,并不需要刻意的去追时间。

陈舟就打算把错题集结合着使用。

通过错题集的反馈,去纠正理论模型中,可能存在错误的地方。

【胶球产生的机制主要有:】

【(Ⅰ)J/Ψ或Υ辐射衰变;】

【(Ⅱ)介子的中心产生;】

【(Ⅲ)正反质子湮灭过程;】

【(Ⅳ)Υ类粒子激发态到基态的衰变过程。】

【胶球的主要衰变模式有:】

【(Ⅰ)G→gg→q▔qq'▔q'→MM′,】

【(Ⅱ)G→gg→ggg→η(η′)η(η'),】

【(Ⅲ)G→gg→q▔qq▔qq'▔q'→MM′,】

【其中,G表示胶球,M(M′)表示介子。】

陈舟看着这个最早,被他写在草稿纸上的“胶球产生的机制”,以及“胶球的主要衰变模式”。

脑海中不断的浮现出,这段时间对胶球的理论模型的研究。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关于胶球质量的理论模型计算,都是围绕着“机制”和“衰变模式”,展开的对应研究。

可是,即便知道了“机制”和“衰变模式”。

即便由此而来的理论模型计算,已经合理的预言了胶球的质量区间。

可是在实验上,即便是对于质量最轻的标量胶球态,也尚未得到确定的结论。

更不用说,对于内部结构更复杂,质量更高的其他胶球态了。

那实验方面的各种信息,没有最少,只有更少。

虽然陈舟远还没到从理论进入实验的这一步。

但是,这么多年的实验结果,摆在这呢。

数十年来,这块标准模型的拼图,始终未能找到。

“从‘机制’开始,到根据‘衰变模式’,构建理论模型,进行胶球质量的理论计算。”

“整个步骤,整个程序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陈舟一边翻着错题集,一边梳理着这段时间,所研究的理论模型。

错题集上的内容,虽然不算少。

但是却没有任何一点,是直接把一个理论模型颠覆的。

基本上,都是对原有模型的补充和完善。

对于错题集的这点呢,陈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如果他把这些内容,整理一下,然后整一篇论文出来,也是可以的。